第一题:大学生村官在一个贫困村庄干了八年村支书,给村庄带来了很大的发展,被评为“最美村庄”,面对记者采访时他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大学生村官是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农村发展的一项举措。事实证明大学生村官这一政策也确实带来了诸多好处。其中有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在一线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题干所述,在基层干了八年的村官,为当地发展做出了贡献。正如他所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这句话引我深思:
有的人不仅善于欣赏风景,还善于制造风景。这种人无论到哪里,都会用一片热情和真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就如有些大学生村官到岗后,迅速融入工作环境,融入乡里乡亲的生活,能很快发挥自己的价值。就像题干中的村官,用八年的时间将贫困村变成了“最美村庄”,他就是用心在制造风景的人。曾经也有一位位村支书就这样说过,自从大学生村官来到村里,教会我们写工作计划,写工作总结,用电脑。有些我们办不成的事,他很开就办完了。可见村里有了大学生村官的到来,为村里开展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但并不是所有村官都能做到这样,有的人只爱挑剔,看不到身边的美丽景色,更没有制造风景的思想。这些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是在挑客观因素的毛病,挑环境不好,资源有限,自己没有发挥的空间。就拿个别大学生村官来说,到了工作岗位上,总以自己学历高自居,抱怨工作环境差,抱怨同在村委会工作的同事文化水平低,抱怨村里群众不理解他,没办法开展工作等等。这样的人在村里,就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和作用,因为他们就没有把心带入这个岗位,没有把心融入当地的群众,自然看不到美丽的风景,何谈利用自己的价值来制造风景呢?
所以,在年轻人就业浮躁、就业难的环境下,出现了八年村支书这样的好榜样,给年轻人、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方向和目标。
第一,为我们树立了正确的择业观,让新一代年轻人意识到,基层是发挥我们价值的地方,是我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小苗茁壮成长的地方。
第二,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职业观,只用心去对待他人,对待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只有用心去对待工作,对待岗位,才能将自己的价值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
第三,使我们深刻理解了,什么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都是群众的儿女,是群众培养了我们,所以我们也要学成之后服务于群众,要学有所用,带领乡亲们致富,改变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
最后,我们年轻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勇于服务基层,服务人民。当然,无论最后我们在什么岗位上,都要用心去做事,用心去保护美丽风景,制造美丽风景。
第二题:有人说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还有人说,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法律是治国之本,有其独立的运行体系,也正是这种独立性才能保证法律的公平。而舆论的力量是无形,也是不容忽视的,它是群众意见的表达,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社会管理中,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题干中有人认为法律审判需要舆论监督,也有人认为舆论不能影响法律审判。我认为这两句话说的都非常有道理,阐明了法律与舆论的关系。
法律应该受到舆论的监督。法律维护着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舆论监督对于法律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一,舆论的监督有利于执法人员公平执法。法律的公平正义,最终还是有执法人员来实现。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执法人员都能秉公执法,有部分执法官员作风不正,执法能力差,工作推诿,办事拖拉,而新闻媒体的监督有效传达了审判过程,使人民群众对于执法人员有一个评判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违背非公平正义的现象出现。
第二,舆论的监督有利于执法过程的透明、公开。在古代,官员审判时,群众是可以到大堂上来的,被告与原告当堂对峙,而现代由于场地的限制不能无限制的让群众到审判庭观看执法。这样就增加就了审判的神秘性,也就会有很多人开始怀疑、甚至是误解公正的审判。如果有舆论的监督,包括新闻媒体的监督,就增加了审判过程的透明度,让人民群众了解法律的公开公正,从而更加拥护依法治国。
第三,舆论的监督有利于发现法律的不足。当审判结果或者审判依据引起来舆论的强烈反响,很有可能就是由于我国法律还有不完善之处,也许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相关案件,例如关于网络等新生事物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也许某些法律内部存在漏洞,不足以服众。所以舆论监督在某些层面上可以促进法律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所以法律的执行离不开舆论的监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舆论监督”可以替换为“舆论审判”。舆论只能起监督作用,不能影响法律的独立性,及其审判结果。如果舆论可以影响审判结果就从舆论监督变成了舆论审判,违背了依法治国的根本,那么国将不国。
最后,舆论应该积极有效的发挥其监督作用,但是一定不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将舆论导向与法律相反的方向。尤其是新闻媒体、现代网络,应如是报道,给群众和社会一个积极的导向,促进法律的公开透明。
第一题:近期,汉字书写电视节目上,“成人体验团”中70%的成员竟写不出“癞蛤蟆”三字。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汉字书写弱化”这一现象?
参考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化存在的一种必要形式。中华文明能够持续发展,从未中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就和汉字文化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首先,汉字承载了许多历史记忆 ,每个字都有文化内涵和很长的演化传承 。其次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符号。再次,汉字是当代文化传播和交流的载体。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厚。随着公众对“汉字危机”的关注程度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想知道,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造成“汉字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科技的发展使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也是造成“汉字危机”的最直接的原因,现在使用电脑输入只需要几个字母或者特定符号就可以,简单快捷,因此,很多人会使用电脑来做笔记、办公,导致手写汉字的机会大大 减少,对于汉字字形的生疏则逐渐加大;其次,拼音输入法的使用或许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拼音输入法是按照拼音规定来输入汉字的一种编码方法,可以直接输入字符,不需要记忆汉字字形,这都会对汉字语言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提笔忘字现象还出现了低龄化的倾向,这是由于青少年教育过程中学校和家长过度重视外语的教授,而轻视母语的学习和培养也是造成“汉字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这种情况使汉语教育受到了挤压,从青少年层面削弱了对于汉字书写的重视程度。
我国作为汉字传承的主体,却日渐被电脑书写挤在一个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电脑时代也好,信息社会也罢,我们都不应该忽视书法、写字。解决“汉字危机”迫在眉睫。
第一,我们应该从教育抓起,从文字传承的下一代开始,考虑在学校进行中国汉字书写能力的相关训练。中小学生电脑使用已经普及,学校要有过硬的举措保证中小学生在听、读、写上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大学也应巩固、提高学生的汉字读写和应用能力。希望通过这样的训练,在保证青少年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也能够作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体,
第二,在电脑普及的今天,软件的开发人员和研究汉字的专家也可以在保护汉字传承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多开发一些与汉字书写相关的输入方法,并且国家可以将‘避免汉字出现危机’与相关输入法研究正式立项,邀请有关专家研究汉字从教学到输入的科学方法,从根本上防止‘汉字危机’。
第三,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汉语的规范使用,国家应从法律、机制上加以保证。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各种语言相互渗透是不可避免的,规范汉语,并非排除外来语,而是把它翻译过来,使它有机地融入汉语。为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权威性的机构,规范汉语,定期发布外来新词的译法。
电脑时代势不可挡,但是无论时代怎样嬗变,无论技术怎么革新,汉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不会改变,如何才能恢复文字的荣光?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后来者理当致力于文化的接续和弘扬,不能在各种冲击面前丧失汉字文化的自尊、自重与自觉。而是应该尽百倍努力,去维持笔尖上的美好,让文字在电脑时代复苏,大放异彩。
第二题:现在法开庭审理案件利用媒体、互联网进行现场直播,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理念,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减少社会矛盾的重要布局,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法治进程还有待提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快速的提高,这一现状值得深思,不过值得期待的是最近在法治进程上,我国取得了一个重要的进步—直播庭审,即法庭审理、法庭辩论等法律过程通过视频、微博等多媒体的方式同步直播,让老百姓第一时间了解到相关的情况。这种尝试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法治的进步,并且也得到了法的支持和认可,那么直播庭审到底有哪些具体的意义和作用呢?
第一,对于我们的法律工作者来说,直播庭审提高了他们的的工作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而且还尽可能地减少了“拉关系、走后门”的情况,消除法院“吃完原告吃被告”的不良影响,最终能够提高法律工作者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业务水平。
第二,对于法律当事人来说,这种公开直播的庭审方式也让他们最终对法院的判决结果无话可说、心服口服,同时对于当事人自己也能够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冤假错案的出现。
第三,对于我们公众来说,这种同步直播庭审的方式,能够让很多关心法律的老百姓及时的了解到司法的进程,增加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第四,对于我党和司法部门来说,同步直播是在践行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执政理念,能够维护当的执政地位,提高我党的执政能力;司法部门积极参与公开审理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公信力和社会地位,减少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现阶段我国的法治水平还比较落后,不够完善,除了同步直播庭审的方式之外,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来促进依法治国。
首先,党和国家应该加强普法宣传工作、教育工作,让老百姓尤其是成年人能够提早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敬畏法律,遵章守法同时还能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次,国家公务人员一定要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够让法律运用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减少我国长久以来留存的“走人情、靠关系”的的行为方式,为老百姓提供一个榜样作用。
再次,国家除了加大宣传力度意外,应该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做到于法有据、有法可依。
最后,国家要提高法律的威慑力,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畏惧法律,觉得违法成本很低,所以甘愿冒险去违法、犯罪,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提高违法成本、树立法律权威,就是要做到对于违法犯罪的行为一定加大力度打击,坚持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真正树立法律的权威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