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师招聘>导航 > 模拟试题 >贵州

2014年贵州特岗教师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单选题及答案

2014-06-17 09:59:00 来源:无忧考网
单项选择题
  1.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知与行的矛盾
  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
  D.学生的上进心与性情之间的矛盾
  2.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2
  B.20~40
  C.60~70
  D.70~80
  3.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4.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
  6.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7.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8.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9.为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
  A.让司法机关代劳
  B.让居委会、村委会直接负责
  C.让政府部门开展
  D.聘任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的教师
  10.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参考答案
  1.C [解析]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2.B [解析]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是信息加工系统的核心。在感觉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再从这里进入可以长久保存的长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20~40秒,但如果加以复述,便可以继续保存。
  3.C [解析]略。
  4.C [解析]皮亚杰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初步逻辑思维的形成。在前一阶段出现表象图式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具体运算图式,这时儿童动作既是内化的,又是可逆的,既能使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图式,又能从各种具体变化中抓住概念的本质。
  5.D [解析]略。
  6.B [解析]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7.A [解析]人的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胆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不均衡型。多血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灵活型。粘液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强而均衡的安静型。抑郁质相当于神经活动弱型。
  8.D [解析]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
  9.D [解析]略。
  10.B [解析]投射指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文饰指采用合理的理由来解释所遭受的挫折,以减轻心理痛苦。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幻想指通过想象中的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

教师招聘贵州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