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一种社会关系( )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A. 不能
B. 只能
C. 可以
D. 应该
2. 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 )。
A. 就不必考虑形势
B. 也应考虑形势
C. 必须考虑形势
D. 法律必须无条件服从形势
3. 在全部社会规范中,法成为一种最有力的规范是因为( )。
A. 它反映了一定的客观规律要求
B. 人们自觉遵守
C. 它具有国家意志性
D. 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4.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 )行使。
A. 国家主席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C. 国家主席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
D. 国家主席与国务院总理共同
5. 如遇非常情况,不能进行下届选举,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体委员的( )以上多数通过,可以推迟下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延长本届任期。
A. 2/3 B. l/2 C. 3/4 D. 4/5
6. 如果侵权行政行为是因行政工作人员的过错所致,行政机关赔偿损失之后,可以责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承担( )赔偿费用。
A. 部分 B. 全部 C. 部分或全部 D. 双倍
7. 颁发营业执照属于( )。
A. 权利性行政处理决定 B. 行政奖励 C. 行政处罚 D. 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8. 行政复议是( )的活动。
A. 行政监察 B. 特定行政 C. 行政机关 D. 人民法院
9. 我国刑法处罚的是( )。
A. 构成犯罪的行为 B. 一切违法行为 C. 造成了社会危害的行为 D. 触犯了刑律的行为
10. 有关专利权的期限,错误的说法是( )。
A.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 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
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 D.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
1. 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 )观点。
A. 唯物主义的 B. 主观唯心主义的 C. 唯物主义经验论 D. 客观唯心主义的
2. 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
A. 用暴力掠夺他人的财产 B. 用特权侵吞公社的财产
C.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 由于产品分配不公而出现两极分化
3. 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划分出了( )。
A. 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 B.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 辩证唯物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D.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4.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的能动地反作用集中表现为( )。
A. 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 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C. 当上层建筑为束缚生产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反动势力
D. 上层建筑总是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
5.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 )。
A. 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 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 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 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6. 列宁给社会主义下的定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这说明( )。
A. 只要全国实行了电气化,社会主义大厦就可以说已经建成了 B. 电气化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条件
C. 社会主义必须重视科学技术 D.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发展生产力
7. 在现代经济中,资源的分配首先表现为( )。
A. 生产资料的分配 B. 产品的分配 C. 生产要素的分配 D. 资金的分配
8. 市场经济产生于( )。
A. 原始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9. 实现调控的主体是( )。
A. 企业 B. 市场 C. 行业组织 D. 政府
10. 社会主义商品价格的基础是( )。
A. 供求关系 B. 购置者的承受能力 C. 商品价值 D. 企业的盈利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