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导航 > 最新信息

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4-03-27 17:15:00 来源:无忧考网
®无忧考网为广大考生整理了历史九年级下册第月考试卷,供广大考生参考:

1、俄国十月革命被称为“新时代的曙光”,是因为这次革命( ) A、使俄国退出第世界大战 B、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使俄国成为工业强国 D、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20世纪30年代,一位莫斯科居民通过信件与外国友人联系时,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写的国名应该是: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
3、苏联进行“一五”计划建设时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4、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事件是( ) A、新宪法的制定 B、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5、在《凡尔赛和约》中,能体现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 A.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给法国 B.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
C.德国海外殖民地被英法日等国瓜分 D.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6、引起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 )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辛丑条约》
7、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涉及范围比较广 B.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 D.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8、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
A、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B、用改良而不是扩张的方法克服危机 C、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D、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9、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尤其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 ) A、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 B、国会纵火案 C、《慕尼黑协定》 D、德国进攻波兰
10、拿破仑与*两人是近代欧洲的风云人物,但两人皆在哪的军事行动中失败?
A、征服西班牙 B、入侵土耳其 C、东征俄国 D、占领埃及
11、20世纪末,世界上大的经济体是( ) A、日本 B、美国 C、欧盟 D俄罗斯
12、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下列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
A.埃及的独立 B.“非洲独立年” C.纳米比亚独立 D.古巴革命的胜利
13、已故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生前在联合国大会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落下。”这句话是针对
A.巴以问题 B.印巴问题 C.联合国改革问题 D.和平与发展问题 14、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 ) A.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全面与苏联对抗 B.欧洲用经济手段,亚洲用军事手段对抗形式
C.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 D.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15、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16、赫鲁晓夫改革和匈牙利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②改革都有反对个人崇拜、发展社会主义法治内容③都对管理体制进改革④都突破了斯大林模式,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事件是( )
A、美国侵略朝鲜战争的失败 B、新中国的成立 C、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欧洲联盟的形成
18、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轰炸南联盟;2003年3月,美国在未取得联合国许可之下,对伊拉克宣战。这充分说明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国际间竞争愈演愈烈 C.霸权主义是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胁 D.和平与发展不可兼得 19、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
①在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 ②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③提供了机遇 ④面临压力和挑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第三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明显的不同点是( ) A、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B、社会的需要 C、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D、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错题(共10分。先在题目上错误的地方下面划线,然后再改正。)例:凡.高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侵略西班
牙的史实。
凡.高改为毕加索。
21、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联合国成立62周年,某校为此举办了历史手抄报展览,张强同学在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哪些错误并予以改正: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太平洋地区,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军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中途岛,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慕尼黑召开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国。为消灭法西斯,1945年8月,美军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号称胖子和小男孩的两颗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1945年,德国签定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请你找出文中的几处错误,并改正。(10分)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下表为1929—1933年间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部分情况统计:

材料二 右图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挥舞着文件,并宣称“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课本知识概括
193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显
著特点。(3分)
(2)美国和德国、日本为解决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材料二中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为什么宣称“我们这一 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他所说的“和平”真的得到保证了吗? 试说明理由。(4分)
(4)根据以上两则材料,你觉得“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计划与市场并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
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 材料二 “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苏联早期领导人布哈林 请回答:

(1)苏维埃俄国是通过什么政策希望“一举消灭市场关系”?效果如何?(3分)
(2)为了“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维埃俄实行了什么政策?简述其主要内容?(5分)
(3)试举一例说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两则材料的认识。(3分)
四、问答题 (25分)
2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6分)
25、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8分)
26、回答科技革命的有关问题。(11分)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人类发明了火车、汽船、汽车、飞机、电灯、电话、电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等。1969年问世、1993年才对公众开放的因特网迅速发展,目前,全球网上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网络已经把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
(1)第科技革命首先发生于哪国?火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车的发明是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3分)
(2)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哪些?创造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4分)
(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人造卫星、因特网是哪科技革命取得的成就?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2分)
(4)在这一时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办?(2分)
第2/3页
26、回答科技革命的有关问题。(11分)
九年级下册历史月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答案写在下面的表格中(40分)。
二、改错题(共10分。先在题目上错误的地方下面划线,然后再改正。)
苏联改为波兰;中途岛改为珍珠港;列宁格勒改为斯大林格勒;慕尼黑改
为雅尔塔,德国改为日本。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有2小题。共25分)
22、阅读下列材料:(12分)
(1)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2)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逐步摆脱了经济危机。德国和日本则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二战的策源地。
(3)因为他以为《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虽然牺牲了捷克的国家利益但满足了法西斯德国的侵略野心。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并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膨胀,不久德国闪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英、法都遭到法西斯的首先攻击。
(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了展不平衡;法西斯的本质和侵略野心;英、法等国所推行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等等 23、阅读下列材料:(13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它挫伤了工人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2)新经济政策。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3)罗斯福新政中国家干预经济。
(4)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在经济手段上要积极借鉴资本主义的一些方式,不能头脑发热。急于求成等。(言之有理即可)
(1)英国,火车第科技革命的成果。汽车是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电能和石油;汽车和飞机(4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核心: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4)在这一时代,我们青年学生该怎么办?
开放性问题。答案提示:认真学好历史,了解世界发展大势,明确历
史责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勇于开拓创新,方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把握全球化发展机遇,终才能实现个人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目标。(3分)

初三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