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一)
[开放性问题]1、略。2、略。
3、方法一:通过浮在水面的吹塑纸条的旋转证明地球是自转的。
取直径为50厘米的白色搪瓷面盆一只。为便于观察,用特种铅笔,在边缘沿顺时针向每隔30°作一标记。将其12等分,分别为0°、30°……90°……180°……270°……360°(如下图)。
为防止外界振动相干扰,将盛满清水的面盆置于底楼的水泥地面。取一张吹塑纸,用刀片剪裁成宽0.1—0.2厘米,长8厘米的纸条(当然也可用笛膜或细竹丝代替)。将吹塑纸条浮于水面,两端平稳在指向0°和180°。为防止风向的外界影响,可在面盆上盖一薄板。经过3—4小时,轻轻打开薄板,你会惊奇地发现,吹塑纸条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个角度。由于面盆随着地表作逆时针方向转动,而浮于水面的吹塑纸条并没有转动,其指示的转动角度,恰恰验证了地球的自转。
北半球的水流旋涡逆时针,而南半球的水流旋涡顺时针,以及上面的实验现象都可以用力学中的“科里奥里力”来解释。
方法二:用有轴球状(面)物的旋转模拟地球的自转。
(1)实验材料:可选用有轴的球状(面)物,如地球仪、塑料球、撑开的雨伞、墨水、清水等;
(2)实验步骤:①将球状(面)物的虚拟北极点向上,在球状(面)物上滴适量的墨滴(或水滴);②模拟地球自转方向,进行旋转③观察并描述墨滴(或水滴)流痕的偏转方向;④再将虚拟南极点向上,重复②③步骤,但旋转方向与②步骤相反。
(3)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证明地球表面的物体在做水平运动时,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4、测量某地某时的太阳高度,用一定高度的直立杆就行。测量杆影尽头到杆底的距离,杆高与此长度的比值,就是高度角的三角函数值,查反三角函数表即可得出这个角的度数。(可以用三角函数表查出这个角的度数。也可以用计算器算出这个角的度数;如果计算器没有求反三角函数的功能,可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计算出这个角的度数。)
若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只需在正午时测量即可。
确定正午时刻的方法是:查出扬州的大致经度,计算扬州地方时为12:00时的北京时间(手表上时间)。或者用确定正午杆影方向的方法来确定正午时间。具体做法如下:以杆底为圆心,向北作一个半圆,记录日出、日落时杆影与半圆的交点。两交点连线,其中点与杆底的连线方向是正北,即为正午杆影方向。当杆影与这条连线重合时,为正午,此时测量的太阳高度即为正午太阳高度。
准备的材料:直立杆、直尺或卷尺、计算器
步骤:1、上网查扬州的大致经度。 2、计算扬州12:00时,北京时间(手表上时间)。 3、在计算出的时间测量杆影尽头到杆底的距离。 4、计算出这个角的度数。
[基础夯实] 1、B 2、A 3、B 4、C
[能力提升] 5、(1)D F (2)左(西) 右(东) (3)E (4)C (5)南 北 (6)C D
(二)
[开放性问题]
1、关闭门窗,点燃两根卫生香,使卫生香的烟垂直向上(不受室外气流的影响)。在卫生香的等距离左右两侧分别放一只 1000瓦的电炉、一面盆冰块。将电炉通电5分钟后,观察烟的飘动方向。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观察烟的飘移方向。 在这个实验中,电炉上方空气加热,气压降低;冰块上方空气冷却,气压升高。烟总是飘向电炉上方,说明热的地方近地面产生低气压,气流从冷的地方流向热的地方;而高空气流则由热的上空流向冷的上空。这样形成热力环流的概念印象就比较深刻。 2、略
[基础夯实] 1、B 2、D 3、C 4、A
[能力提升]
5、(1)16 (2)A C (3)炎热干燥 枯水 (4)7月25日~8月10日的气温比8月8日~8月24日的气温高,不利于运动员水平的发挥。 (5)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角度答题,答案合理即可。
(三)
[开放性问题]
从整体性角度看,扬州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水资源较丰富,长江干流及支流贯穿全境;地貌是河流冲积平原,属于长江三角洲;生物种类丰富,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应该是红壤,较贫瘠,但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基础夯实]
1、C 2、B 3、C 4、D 5、A 6、CD 7、AB 8、AD 9、BC 10、AD
[能力提升]
11、(1)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 (2)纬度地带性(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3)X: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终年高温多雨,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Y:回归线附近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终年高温干旱,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X—Y:受(东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交替影响,夏季炎热多雨,冬季高温干旱,形成了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12、(1)D 水位落差和径流量 风能、太阳能或地热(任选其二) (2)C (3)图示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旅游、气候(光热、水分)、金属矿产、草场等资源。
(四)
[开放性问题]
危害从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方面分析,直接危害主要是人畜伤亡、财产损失等,间接危害主要是破坏生产生活秩序、破坏生态环境等。 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要素等角度分析。 措施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非工程措施主要是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加强研究,建立灾情预警系统等
[能力提升]
1、B 2、B 3、A 4、C 5、A 6、D 7、B 8、B 9、D
10、(1)珠江 长江 (2)华北 长江 反气旋 (3)夏季风(东南季风) (4)工程措施:①兴建长江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水库) ②在鄱阳湖等地区退耕还湖 ③在长江、黄河等河流下游修筑堤坝 ④在长江下游地区修建分洪区 非工程措施:⑤在黄河中上游(或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⑥沿海一带修建海防林(或在城市内疏通水通道等) ⑦加大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⑧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工程实例和非工程实例都要涉及,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