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法律顾问>导航 > 备考辅导

2014企业法律顾问《企业管理知识》笔记第四章第六节

2013-12-09 18:06:00 来源:无忧考网
第四章 人力资源管理

  第六节 薪酬与福利

  一、薪酬

  (一)薪酬的含义与内容

  薪酬含有薪水和酬劳的意思,它是企业对员工提供劳务和所作贡献的回报。员工的贡献包括客观绩效和付出的努力、时间、精力、学识与才能。薪酬包含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

  1.直接薪酬

  (1)工资。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

  (2)绩效工资(奖金)。包括全勤奖、年终奖、效益奖等。

  (3)成就工资。它包括:红利和股权。分红与资金的差别是资金与员工的个人表现挂钩,丽分红与企业在市场中的表现挂钩。

  (4)津贴是对员工在特别劳动条件和环境下额外劳动消耗和额外生活费用支出的补偿,它包括岗位津贴、工作津贴等。

  2.间接薪酬

  主要是指各种福利,间接薪酬包括公共福利、特殊福利等。

  (二)薪酬管理原则

  (1)公平性原则。

  (2)竞争原则。

  (3)激励性原则。

  (4)合法性原则。

  (5)认可性原则。

  (三)工资制度类型

  1.结构工资制度

  结构工资制度是把职工工资分成若干组成部分,构成动态性的工资结构模式,用“工资分解”方式,确定和发挥各部门工资各自不同的功能。结构工资一般由四部分组成:①基础工资;②职务(岗位、技能、职称)工资;③年功工资;④浮动工资。

  2.岗位技能工资制度

  岗位技能工资制度是以劳动技能、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和劳动条件等劳动要素的评价为基础,以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为主要内容,按照职工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确定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制度。

  3.等级工资制度

  等级工资制度是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繁杂程度和工作责任大小等因素,将各类劳动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并按等级规定工资标准的工资制度。

  (四)工资给付方式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可分为小时工资制、日工资制和月工资制。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主要形式有单件计件工资、等比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等形式。

  3.浮动工资

  把员工基本工资的一部分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随着企业经济效益好坏和职工劳动成果的大小上下浮动。分为全额浮动和部分浮动。

  4.奖励工资

  包括资金和津贴,是一种辅助工资形式。

  (五)工资保障

  工资保障是指保障劳动者依法获取工资、维护其基本生活的法定制度和措施。它主要包括两部分:

  1.最低工资保障

  最低工资保障是国家以法定形式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不同行政区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资标准。

  2.工资支付保障

  一是严格执行工资支付办法。二是严禁非法扣除工资。

  二、福利与劳动保障

  (一)福利的含义

  福利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了工资与资金之外的一切待遇。福利可以是金钱与实物,也可以是服务机会与特殊权利。它具有补偿性、均等性、补充性、集体性等特点。

  (二)员工福利构成

  当前我国员工福利构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1.经济性福利

  主要包括加班、交通、住房、伙食补贴等,享受员工福利须以履行劳动义务为前提。

  2.非经济性福利

  该福利形式包括咨询服务、保护服务、工作环境保障等。

  3.保险

  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企业补充保险。社会保险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企业补充保险包括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其中医疗保险是福利中最主要的一种。

  (三)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是企业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所采取的措施,通过一定的物资设施和规章制度体现出来。主要包括安全生产、工伤处理、劳动卫生等。

  劳动保障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安全卫生。

  (2)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

  (3)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未成年工是指用人单位录用的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职工。

  三、员工激励

  (一)员工激励的含义

  激励就是通过管理者的行为或组织制度的规定,给被管理者的行为以某种刺激,使其产生努力实现管理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管理过程。

  (二)员工激励的作用

  (1)发掘潜能。

  (2)为组织吸引优秀人才。

  (3)提高工作效率。

  (4)弥补物资管理的不足。

  (三)员工激励方法的选择

  对不同的人,激励方式应有所不同。

法律顾问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