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50亿元提高教师待遇 新建扩建多所学校
苏州市财政局局长吴炜介绍,今年1到10月份,苏州市一级机关行政运转支出下降11.6%,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17.7亿元,税收占比8.6%,推动了服务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中小企业等发展。
今年,苏州市用于经济转型升级,财政投入近10亿元,注重民生发展,提高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医疗,养老体系建设,创新机制,鼓励就业创业,加大环保资金投入,完善生态补偿,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其中,民生政策和民生支出在全国走在前列,1到10月份民生支出共计448.2亿元。
近3年来,苏州市级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每年都比上年增加10亿,前三年主要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其中,对教育投入50亿元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苏州中学、立达中学、实验小学等。
苏州将公开所有部门三公经费
评议员代表:三公经费公开是社会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请问苏州市三公经费公开工作是如何进展的,下一步如何打算?
财政局:自2010年,苏州市率先对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进行公开。2013年,积极推进三公经费公开,按照积极有序、稳妥推进的原则,按照先预算公开,再决算公开的程序,今年选择了教育、卫生、科技、人社、财政等10家单位进行试点,先行把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在各自网站上进行了公开。
2014年,将对上述10家单位的三公经费决算进行公开,下一步除了保密的部门外,所有的部门要对三公经费进行公开,还要对情况进行说明,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清。
按照中央的要求,2015年之前三公经费要全面到位,苏州市将严格控制机关的日常开支,严格出国境的审批,严格进行公务用车的管理,让更多的资金用向民生。
2014年儿童医院 苏大附一院投入使用
市民:看病难看病贵,要想住院得等十天半个月,床位非常少,现在在医疗卫生服务,刚刚从宣传片里看到会有大量投入,关于医院床位,咱们在财政上会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吗?
财政局:苏州市是一个开放度比较高的城市,也是包容度很高的城市,人口的增长相当快,这个是刚性需求。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看病住院医疗等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两个因素造成了现有的苏州市医疗资源远不能满足增长的需求,特别是一院、市立医院等优质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在整个“十二五”规划当中,苏州市级财政累计投入60亿,用于医院的兴建、改建和扩建。目前,中医院、市立医院本部急诊大楼、市立医院东区的病房楼投入建成使用,儿童医院的园区总院正在加快加强当中,估计明年6月前后完工投入使用。
第一人民医院的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估计后年能建成,现在为了满足广大老百姓看病的需要,第一人民医院明年部分设施投入使用。
除此之外,位于苏州科技城的医院,将来由市立医院来托管。位于工业园区的苏州大学独墅湖医院已经开工建设。另外,位于相城区的苏州市公共医疗中心在今年年内也将开工建设。
随着一大批优质医院的建设,到2015年,苏州市市区将增加5000张床位,住院难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苏州出国“人数、经费”双下降 每年预算下降10%
网友“黄土地2013”:想问一下财政局对政府部门领导出国考察的经费是怎么控制的?
财政局:苏州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同时经济总量很大,外向型经济的比重很高,国际交流很多,相对来讲,苏州市因公出国境的人数比较多。
苏州市按照出国有计划,预算要科学,审批有原则的标准审核,同时通过招商、招才,文体的国际交流活动重点,严格控制一般性的出访,来控制出国境的人数和批示。
从2008年到现在,每年实现人数跟经费的双下降,每年预算安排的时候,都是预算比上一年下降10%。财政部门的做法主要有:
第一,在出访之前必须要填出国境的经费预审表,如果没有出国计划,部门预算里有没有经费,不能出国;第二,出国回来后,决算表的决算不能突破预算;第三,从财政的角度讲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用好,管好,真正发挥财政资金在因公出国方面的作用。
最终,苏州市财政局在本场政风行风评议中,综合满意度得了93.94分,其中改进作风95.15分,依法办事93.15分,服务质量98.82,清政廉洁93.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