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法干警>导航 > 真题题库 >辽宁

2013年辽宁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真题答案及解析(专科)

2013-09-23 11:13:00 来源:无忧考网
>>2013年辽宁政法干警考试真题
>>2013年辽宁政法干警考试答案
一、根据“给定材料4”简要分析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20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晰,不超过2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阅读题目,可以确定作答任务是简要分析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注意作答条件,本题要求答案要“准确、全面,条理清晰”,同时注意字数要求,不超过200字。
阅读材料,提炼要点
“给定资料”一共有6个自然段,包含要点部分为第2~6段,主要是通过代表们的讨论形式给出。
第2~4段主要通过代表发言讲述出了劳动力短缺造成土地撂荒。第2段,主要表述农村的年轻人多进城务工,不愿意种地,也不会种地。第3段,农村种地主要依靠妇女、儿童、老人,从事农业生产体力劳动力不从心。第4段,表述了农村思想观念的问题,从事农业劳动辛苦且不受尊重。
第5段讲述的是土地经济收益较低的问题,土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回收慢,回收价钱低;进城务工收入远远超过种地的入。
第6段讲述的是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不到位,农民生产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
加工要点,组织答案
作答要点提炼出来以后,要形成最终的答案还需要我们对要点进行加工整合。针对上面提炼出来的要点,我们可以根据其类别加以归类。因为要点中各个要点是并列的关系,所以,本题的答案也可以按照并列的形式将答案一一列出即可。
【参考答案】
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不想种地。受思想观念影响,农村人认为种地过于辛苦且不受尊重,多数选择外出务工;土地种植的经济效益回收慢,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收入远远超过种地的收益。
二是种不好地。农村现有劳动力由妇女、儿童、老人组成,从事农业体力劳动力不从心。
三是不会种地。农业科技普及推广不到位,遇到问题得不到解决;年轻人离土地较远,不在生产一线,不会种地。
二、“给定材料1”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科研和基层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请你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解题思路】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分析给定资料5介绍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资料5”,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题目将问题设定为“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和不同之处”,因此,我们就要注意,作答时这是两个问题,一定不能疏忽了。从作答要求来看,“逻辑清晰”需特别注意,在作答时要体现出一定的逻辑结构,要注意分条作答。
阅读资料,提炼要点
作答这道题目,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资料5”中每一段材料所反映的内容。给定资料5共四段材料,第一段开头介绍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整体效益低,紧接着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有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政策。
第二段主要是介绍Z市的土地流转,“流转的土地统一种植,人均可分得小麦800斤,如有盈利可参与分红”,可以知道这种土地流转获得收入的途径。“2012年一场暴风雨,村里小麦倒伏,致使王永损失了几十万元,可保险公司最终只赔偿了2万元”“尽管签署了流转协议,种粮大户仍有可能百临政府征地,村民毁约等风险”,可见这种流转模式对于受转包人来说风险很大。
第三段主要介绍W县的农民入股从事农业合作生产,“以前村里人种稻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基本上都加入了合作社,比以前好多了。啥时种、咋种、咋管、咋收、咋卖,都不用像以前那样操心,大伙跟合作社一起干就行了”说明这种经营模式实现了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
第四段介绍Y乡将土地出租,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土地流转之后,农户既是土地所有者,又是合作社股东,还能成为希望农庄的员工”“现在农户收入有三大块,土地租金、股东分红和劳动工资”这些都可作为这种流转模式的特点,作为答案要点。
政法干警辽宁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