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叹不如
9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区留学生的宿舍楼前,随意采访了几位来自越南和泰国等地的留学生。当提到是否认识一位会外语的送水工时,他们竟异口同声地笑道:“不仅认识,而且很熟。”其中一位来自越南的女留学生说:“他经常帮我们送水,还卖电话卡,人很好,很热情。”另一位泰国留学生告诉记者:“这里只有他一个送水的工人会跟我们说泰语,而且讲得很好。我们经常在操场和他聊天,他很能侃,还会看手相,我的很多朋友都认识他。”
在一旁的中国男生说:“我们年年都订他的水,大家都很熟了,他外语水平比我们学习得还好。”说到这,周围几个中国学生纷纷点头表示自叹不如。正聊着,一名越南女生指向男生宿舍楼前一个正扛着两桶纯净水的男子说:“就是他了!”据一些同学介绍说,他叫罗理卫,年近30岁,柳州来宾人。
边卖爆米花边学外语
罗先生说,他2000年参加高考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愿意复读的他选择了成人自考。因为高中时他的英语成绩很突出,写的英文作文常被当做范文,于是他报考了广西民族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英语专业。在校学习期间,罗先生感觉,学习越南语比学习英语就业前景好,所以就喜欢上了越南语。
2002年7月,他因为肠胃不适难以安心学习而离开了学校。回到来宾的他并没有因此闲下来,每天自学英语和越南语,他经常一边听磁带一边卖爆米花,遇到听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2002年11月,他第用越南语与人进行简单交流。“当时我真的兴奋得没法形容,感觉很有成就感!”说到这,他露出了遗憾的神情,“由于在家期间,几乎没有与学校有任何联系,错过了好几次考试,连毕业考试都耽误了,所以后只得了结业证。”
2006年5月,罗先生回到学校应聘一份去越南搞机电的工作,但由于听力比较差没能如愿,后来经朋友介绍做了一名送水工。他说:“起初一天只能挣二三十块,因为身体差,我把所有赚到的钱都去买了保健品,身体渐渐好了许多,现在一天能挣到五十来块了。”说到学习泰语的初衷,小罗回忆道:“2000年刚来学校时,班上一位会泰语的同学组织了一个泰语学习班,当时我交了100元报名学习。这个班维持了一个多月后因种种原因解散了。”他说:“我曾在垃圾回收站里捡到一盒泰语磁带,正是它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近千个词汇。做了送水工后常与留学生接触,口语水平提高了很多。”谈话间,几个泰国学生从远处走来跟他打招呼,罗先生用泰语流利地与他们交流了起来,让记者见到了真功夫。
曾做越南语家教
随后,记者跟随罗先生来到了他在学校附近租的一间平房。在他仅有十几个平方米的小房内,除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外醒目的就是他的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外语字典、教材和磁带。他说,这些全是他的宝贝,是他能学到这么多语言的重要工具。
他拿下一本泰语教材翻开告诉记者:“我看书有个习惯,不喜欢在上面写中文翻译,因为一旦写了,每次看书都会先去看中文的意思,这样就影响了思考。我认为学外语就应该随时用外语来思维,而不是用中文去想怎么翻译成外语,因为这样讲的外语就不地道了。”
他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教过两个学生学越南语了,其中一个是民大的大学生,她跟我学习了两个多月的越南语。目前这两个学生都出国去越南了。自学外语后能流利地交流,还能帮助别人,我感觉很高兴。”
谈到今后的打算,罗先生显得很自信:“在送水行业我至少还要再做5年,我目前是这个学校国际长途电话卡的总代理,还负责手机入网业务,偶尔帮人做些翻译、看手相之类的活。另外,我还希望自己的外语水平能更加精通一些,争取办个培训班。”
网友纷纷表示钦佩
这位“传奇”送水工在南国早报论坛(bbs.ngzb.com.cn)上引起了网友们的议论,大家纷纷就其自学成才的事迹表示敬佩。网友“哇塞”说:“一位送水的工人居然能讲3国语言,我是第听说,太了不起了!”网友“爱芙蓉花”说:“这样的水平完全可以到国外去了,也许在外面能赚更多的钱。”网友“斗鸡鱼”建议道:“我也想学越南语了,能不能叫他在南国早报网上开个培训班,我一定报名!”
网友当中有不少是高校学生,他们看到关于罗先生的这个报道后表示惭愧。网友“斗地主”说:“我在学校学了两年泰语准备出国,目前我仅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真不知道出国了怎么办。”另一位网友“hello酷鸡”也说:“送水工生活条件那么差,平时还忙着送水送电话卡,都能学好三门外语,真让人惭愧。看来我们实在太浪费在校学习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