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荷兰移民>导航 > 最新信息

2013火星移民计划

2013-05-15 16:04:00 来源:无忧考网
这篇关于2013火星移民计划,是®无忧考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3火星移民计划

移民理由
  火星这颗让古代人类充满幻想的星球,如今又成为人类的希望所在,因为火星是目前科学家勘探到的环境最接近地球的星球。如果要寻找另外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火星肯定是第一候选。
  美俄都关注火星
  虽然人类至今还没有亲自到过火星,只派出过探测器登上了这颗红色星球,但是,人类的幻想却是无止境的。现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火星登陆计划已经开始逐步实施,根据白宫的计划,美国人将在2030年登陆火星;而俄罗斯更是提出,要在2015年将宇航员送上火星。这些大胆的航天计划,将是人类移民火星的第一步。
  火星移民前须作地球化改造
  随着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越来越多,不少科学家,甚至美国宇航局都已经开始进行移民火星的科学探索。在这些“火星发烧友”中,最热心的要算美国的“火星协会”了。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火星协会是一个非营利性科研组织,有5000名付费会员,他们来自世界29个国家,既有来自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美国宇航局的顶尖科学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火星探险“发烧友”,他们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实现人类移居火星。
  千年计划惊世骇俗
  要想移居火星,先要了解一个概念——(外星)环境地球化,这个词的意思是“改变外星的环境,如大气层里的气体,使之接近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于火星来说,最重要的是要让火星上生成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对于这一目标,很多科学家认为需要2万至10万年的时间,因而是遥不可及的。但火星协会的创始人、科学家罗伯特·祖柏林认为,这个过程只要大约1000年时间就可以完成。
  祖柏林把自己的工作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提并论,如今他已经制定出一套详细的改造火星计划,而他领导的火星协会则将如“愚公移山”般逐步实施这个惊世骇俗的移民计划,也许1000年后,当温室效应最终摧毁我们的家园的时候,祖柏林的移民计划会成为人类的“诺亚方舟”。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移居太空比买房划算
  据英国《泰晤士报》2009年1月4日报道,37岁的马斯克说,他的长远目标是把人类从地球移居到其他星球,并保证这一过程足够安全、价格低廉。马斯克说:“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移居火星的成本控制在200万美元左右,就可以开创一个大市场。预计地球上1万至2万人愿意移民外星球,人们不用节衣缩食在地球上买房,攒下的钱可以用于移居太空。”
  没兴趣开发太空矿藏
  马斯克并非宇航专家,但其雄心却是以低成本太空发射与国家主导的宇航机构竞争,抢占太空货运市场。虽然目前前景一片大好,但马斯克深知其客户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未来预算肯定会减少。因此,有员工提出SpaceX应开发太空矿藏,对此马斯克说:“我对没有希望的事情没有兴趣。难道开发地球矿藏比开发太空矿藏的成本更昂贵吗?”
  240亿元大单有实力
  据悉,马斯克靠开软件公司经营网络起家,2002年通过变卖网上支付公司PayPal赚得15亿美元,从而创建SpaceX,目前该公司是世界首个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私营企业。2008年12月,SpaceX获得NASA35亿美元(约合240亿元人民币)大单,将承担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补给的部分任务。马斯克表示,SpaceX将继续扩展业务,预计到2010年底业务量将增长30%至50%。
编辑本段公开招募
  人类最快在20年后就可以展开私人赞助的火星单程之旅,没想到该报道刊登后,至少400人争相通过电子邮件和该杂志社取得联系,表示愿意报名充当首批有去无回的“火星移民”。不过美国太空心理学家警告称,火星上的生活绝对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浪漫,这些“火星移民”志愿者虽然被选中的概率相当渺小,但也应该三思而后行。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教授德克·舒尔茨-马库赫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建议美国宇航局,由两名60来岁的老年宇航员分别乘坐单程太空船飞往火星,并将该太空船作为他们以后在火星上的“生活舱”,由地球定期向他们发送补给物品,当时机成熟、火星“生活基地”逐步成型后,就可以派遣更多的人类“移民”殖民火星。这种有去无回的单程火星之旅可以说形同“自杀”,这也是两位科学家建议派60岁以上的老年宇航员充当“先行者”的原因,不过,由于火星单程之旅不用携带返回地球所必需的额外燃料和食品,所以能够削减80%的费用。
  令《宇宙学》杂志的编辑们没有想到的是,自从该报道刊登后,至少400名读者纷纷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和杂志社取得联系,踊跃报名愿意充当首批有去无回的“火星移民”!由于申请充当首批“火星移民”志愿者的电子邮件是如此之多,《宇宙学》杂志主编陶拉娜博士一开始甚至以为这是网民们的恶作剧,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报名者”都是认真的。陶拉娜博士说:“这些纷纷报名充当首批‘火星移民’志愿者的电子邮件将我们惊呆了,一开始我们以为这些电子邮件是恶作剧,这些所谓的‘志愿者’都是在跟我们开玩笑,但我们接着收到了越来越多争当‘火星移民’的电子邮件,一些志愿者甚至还详细列出了他们的理由和资格,我们这才意识到他们完全是认真的。”虽然前往火星的单程旅行至少要花上10个月时间,并且这趟没有“回程票”的单程旅行形同将自己“永远流放出地球”,和自杀几乎没啥区别,但这些争相报名的“火星移民”志愿者据称都已做好了“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理准备,即使有去无回也不怕。
编辑本段志愿群体
  志愿者们有老板,程序员,护士,牧师。 美国一家摩托车快递公司的老板彼得·格里夫斯是踊跃报名的“志愿者”之一,他接受采访时说:“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就渴望探索宇宙。我想火星上的生活一定既迷人,又充满孤独和恐惧感。我将无法和朋友进行拥抱,或者肆意呼吸新鲜芳香的空气但我如果有幸成为首个‘火星移民’,那我从此将拥有和70亿地球人完全不同的人生经验,我想这完全可以补偿我的失去。”
  其他踊跃报名的“火星移民”志愿者还包括一名69岁的电脑程序员、一名得州农工大学的大学生、一名45岁护士和一名牧师。这名叫做保罗·格里杰森的牧师来自克拉诺锡安基督教卫理公会,他称自己愿意永远离开地球,定居火星。格里杰森接受采访时说:“当人类在地球上继续扩张时,探索人类在外太空生活的可能性将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感到首批‘火星移民’需要有个牧师随行,好帮他们解决可能的心理问题。地球上的早期探险者也都常常带着牧师同行。”
  现年69岁的美国电脑程序员帕萨·罗斯托夫称,对于报名充当首批“火星移民”的决定,他是绝对认真的,罗斯托夫说:“我习惯孤独,我善于运用工具解决问题,我亲手建过3座房子,并亲手安装了自己的太阳能板,我的精神相当健全,我已经做好前往火星的心理准备,我希望能够报名成为签约者。”
编辑本段危险因素
  火星生活将会“非常乏味”。尽管这些“火星移民”志愿者热情很高,但美国太空心理学家警告称,火星上的生活绝对没有人们想象中的浪漫,这些“火星移民”志愿者应该三思而后行。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艾尔伯特·哈里森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专门研究宇航员心理学,哈里森警告说:“这将是一场长期的与世隔绝的幽闭之旅,在体验火箭发射升空和登陆火星的最初兴奋感后,首批‘火星移民’必将很难避免沮丧情绪的发生。毕竟,单程火星之旅意味着他们将永远离开自己的家人、朋友和地球上一切熟悉的事物。” 哈里森教授说:“‘火星移民’的每一天都像在休息,当对火星环境的新奇感消失后,火星上的每一天都可能极端乏味无聊。尽管首批‘火星移民’会随太空船带上足够的生活用品,但仍可能在火星上遇到一些无法预料甚至无法补救的问题。首批‘火星移民’将会在火星上一个接一个地变老、生病和死亡。” 选上的条件很苛刻。美国宇航局发言人詹姆斯·哈茨菲尔德称,普通人要想申请成为NASA宇航员,必须符合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申请和选拔条件”。目前,NASA宇航员的申请条件包括必须拥有科学、工程或数学的大学学位,以及长达数年的专业经验,这一苛刻的申请条件就可能将大多数“火星移民”志愿者淘汰出去。
  不过,由于未来的人类“单程火星之旅”并非由NASA赞助,可能募集赞助资金,所以这些“火星移民”志愿者还是有机会被选中成为首批“火星人”的。“火星移民志愿者”的主要问题是,美国公众是否允许他们参加这种形同自杀的太空旅行。
编辑本段最新进展
  对于人类来说,移民火星的首要障碍便在于需要大量的资金——要建立一个栖息的环境和将人类在宇宙空间中传送都是非常耗费资金的过程,远远地超过了大多数国家的科研预算。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Gerard 't Hooft和真人秀节目《老大哥》的合伙制作人Paul Romer有个共同的想法,以此来解决2023年前移民火星的问题,那就是让移民的任务在真人秀的节目中上演。
  荷兰公司“火星一号”正在着手这项计划,在他们的宣传视频下方赫然地标明了他们对这项计划的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传媒界的大事件”,并把它与登录月球的计划相比较。同时他们宣传,这件事也会吸引政治家和独立纳税人的关注。
  Romer告诉记者,整个世界将关注并会帮助决定队伍中的人员选择,同时还会紧密追踪人员的训练和准备成效,并从一开始就观察他们在火星上的行踪。那些移民的宇航员也将会和我们分享他们在火星上建造房屋,执行实验以及探索火星的各种经历。
  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也许也能“帮助进行决策”。人们可以通过投票来改变专家认为的宇航员,这不免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有4个人将会在2023年之前登陆这个红色的星球,主办方承认,到时候栖息地将会在那里为他们提前建好,直到在之后的10年内能容纳多达20人的人口。建筑流动站将首先被送达,确保第一波人员的住房需求,而之后将会有更多的住房被建立起来。
  “火星一号”公司已经收到了多家航天企业在硬件方面的赞助要求,并且有一些真正的科学家而不是商人要求参与其中。然而,即使是对美国宇航局来说,在20年之后移民火星仍然是个艰巨的挑战。

荷兰移民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