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成语”,名符其实,就是一人表演,其他人猜这些动作所表示的成语,答对加一分;答错或不答不加分也不减分;如果没人答出来,则表演者加一分。
参加这个游戏的有:从老家来的堂姐和表弟,从苏州来的小舅以及终极东道主 ——我。
游戏开始!自然由我东道主先行,我用手演饰了一只兔子,再在空中画了三个圈。“狡兔三窟!”姐说道,“太‘easy’了,这可是三年级就要学的呀!”
“答对!加一分!”我不得不用声音盖过姐姐。
下一个是表弟表演。他估计是成语稀缺,在“台上”站了半天也没有弄出个东西来,倒把脸憋成了西红柿。我灵机一动,喊道:“ 面红耳赤!”
表弟摸了摸自己红的发烫的耳朵,不好意思的说:“对,哥加一分。”
而后是堂姐表演 —— 她假装捂着肚子,跑来跑去,然后在一个地方往上一跳,落在了前面。
“我们刚学过一个成语,”我想都还没来得及想,表弟便说道,“是‘狗急跳墙’!”
“表弟答对了,加一分!”
最后是“沉默者”小舅表演。他的成语贼难:他先像拿着宝贝似的看着似乎拿了东西的手,接着学恐龙叫,然后做出远望的动作,最后学老鼠“吱吱”叫。
“‘龙’假‘鼠’威还是‘龙’争‘鼠’斗?”姐半开玩笑地说,小舅摇摇 头。
“望‘鼠’止渴?”我把望梅止渴“复制”了一下,小舅摆摆头。
“《‘鼠’胆龙威》?”表弟是个电影迷,给美国大片《虎胆龙威》作了一次“基因变异手术”,可小舅仍摇摇头。
“既然都不知道,那着一分就归我了。答案是:得龙(陇)望鼠(蜀)!”
“原来是谐音啊!”姐说,“怪不得猜不出来呢!”
“比赛结束!”我喊道,“观众朋友们,现在,比赛以平局收场!”
虽然谁也没有获胜,可表弟还是很兴奋,因为妈妈给每人发了两颗巧克力作为奖励,还额外给他了两颗。
巧克力一到手,便掉进了“无底洞”—— 弟弟的嘴,“怪不得这么高兴呢!原来是老早就‘刺探’到了有‘猎物’上钩的消息啊!”我说罢,大家笑做一团。
这可真是一次有趣的比赛呀!
老师点评:语言风趣活泼,这已经成为了你作文的一大特色!轻松活泼的文风也带给老师阅读的快乐,谢谢你!
不过,一味追求幽默和风趣,如果忽略了作文本身的内容和主题提炼,也是不行的,所以现在老师要提前提醒你一声:写作时千万不要走进制造笑闹的误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