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04年8月黄某出版一部小说所获得的稿费1万元
B、2005年3月赵某因车祸受伤所得到的医疗费用赔偿2万元
C、2003年6月赵某父母赠与赵某、黄某一幢房屋,价值25万元
D、2004年12月,赵某与黄某共同购置的一套高档家具,价值4万元
答案:B
解析:《婚姻法》第17条第1款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按照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遗产继承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为【 】。(2007年国考第104题)
A、配偶子女父母
B、兄弟配偶子女
C、子女父母兄弟
D、父母兄弟配偶
答案:A
解析:《继承法》第10条第1款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3、孙某委托吴某为代理人购买一批货物,吴某的下列行为中违反法律法规的是【 】。(2007年国考第101题)
A、吴某生重病,停止了购买货物事宜,并通知了孙某
B、及时将购买货物过程中的情况报告给孙某
C、经孙某同意,另行委托林某,办理购买事宜
D、与陆某恶意串通,以明显的不合理的高价格购入货物
答案:D
解析:《民法通则》中规定,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
4、甲和乙共同出资购买了一间房并出租给丙,租房期间甲欲转让自己的份额,乙和丙均表示愿意购买,应【 】。(2006年国考第106题)
A、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优先购买
B、在同等条件下由丙优先购买
C、在同等条件下由甲决定卖给谁
D、在同等条件下由乙、丙共同购买,各享有一份份额,形成共有关系
答案:A
解析:题中甲乙是房屋的共同所有人,而丙是房屋的承租人。依据《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2条、第118条的规定,共有人在另一方转让财产分额时有优先购买权,而承租人在租赁人出卖出租房屋时有优先购买权。从法理上分析,共有人的优先权优于承租人的优先权,选项A正确。
5、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丙向甲履行债务,现丙履行债务的行为不符合合同的约定,甲有权【 】。(2005年国考第108题)
A、请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B、请求乙和丙共同承担违约责任
C、请求丙承担违约责任
D、请求乙或丙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A
6、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7、受理申请宣告公民失踪或死亡的机关是【 】。
A、民政机关
B、司法行政机关
C、人民法院
D、公证机关
答案:C
解析:《民法通则》第20条第1款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为失踪人。"第23条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
8、(2007年北京应届公考第62题)一项法律权利的核心和基础是【 】
A、自由权
B、请求权
C、诉权
D、许可权
答案:A
解析:法律权利的内容实际上是三种权利要素,即自由权、请求权和诉权。其中,自由权是基础,请求权是实体内容,诉权是保障。故选A。
9、(2006年浙江公考第99题)一方以胁迫、欺诈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所为的民事行为属于【 】
A、有效行为
B、无效行为
C、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答案:B
解析:《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三项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故选B。此处注意《民法通则》该条规定与《合同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区别。
10、(2007年浙江公考第100题)对于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应当由【 】管辖。
A、基层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
D、人民法院
答案:B
解析: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属于专利纠纷案件。《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规定:"专利纠纷第一审案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