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物流师初级考试重点复习考纲(3)
第三章
1.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Logistics)是指物品(Article)从一个国家(地区)的供应地向另一个国家(地区)的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是由物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检验、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3.国际物流的特点:
(1)经营环境的复杂性
(2)“游戏规则”的国际性
(3)较大的风险性
(4)更高的技术要求
(5)专业化、大型化的国际货物运输方式
4.国际物流中物品的概念:是国际贸易交易的货物或跨国经营的商品,其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
5.国际物流系统网络:是指多个收发货物和信息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
6.六个主要贸易术语的含义
7.国际贸易术语和《国际术语解释通则》的概念
8.七个其他贸易术语的含义
9.国际贸易方式:
(1)逐笔售定(2)经销(3)销售代理(4)招标与投标(5)寄售(6)拍卖(7)商品期货交易(8)加工贸易(9)对等贸易
10.汇付是指在订立商务合同后,进口人(汇款人)主动将货款交给进口地银行(汇出行),要求银行用一定的结算工具,通过一家出口地银行,把款项交付出口人的行为
托收:是出口商(债权人)将开具的汇票交给所在地银行,委托该行通过他在进口商所在地的分行或代理人向进口商收取贷款
信用证:又称信用状,是指开证银行应开证申请人的要求并按其指示,或为其自身需要,向第三者开立的载有确定金额,在规定期限凭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付款的书面保证文件
11.信用证的业务流程(P150)
12.信用证的特点:(1)开证银行负第一性付款责任(2)信用证是一项自足文件(3)信用证业务是一种单据业务
13.信用证的内容:
对信用证本身的说明:如信用证的编号、种类、金额、开证日期、有效期限和到期地点、当事人的名称和地址、使用信用证的权利是否可以转让等
汇票的出票人、付款人、期限和出票条款
货物的名称、品质规格、数量、包装、运输标志等要求
货物的单价
对运输的要求:如装运期限、装运港和目的港、运输方式、运费应否预付以及关于分批装运和中途转运的规定等
对单据的要求:包括单据的名称、内容和分数等
其他事项:主要包括开证银行对议付银行的知识,如索汇方法和寄单方法等;
14.信用证的种类:
(1)根据信用证的附属单据
(2)根据信用证的可否撤消
(3)根据是否得到保兑
(4)根据信用证的付款方式
(5)根据各种特殊安排,可以有可转让信用证、背对背信用证、对开信用证、预支信用证、循环信用证等种类
15.各种支付方式的规则
16.不定期船运输经营方式有航次租船、定期租船、包运租船、航次期租
17.不定期船运输的特点:
(1)按照船舶所有人与承租人双方签订的租船合同安排船舶就航航线,组织运输;没有相对于班轮运输的船期表和航线
(2)适合于大宗散货运输,货物的特点是批量大、附加值低、包装相对简单
(3)舱位的租赁一般以提供整船或部分舱位为主,主要是根据租船合同来定
(4)船舶营运中的风险以及有关费用的负担责任由租船合同约定
(5)租船运输中的提单的性质不同于班轮运输,它不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对于承租人和船舶所有人而言,仅相当于货物收据,这种提单要受租船合同约束
(6)承担人与船舶所有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租船合同来确定的
(7)租船运输中,船舶港口运费、装卸费及船期延误,按租船合同规定由船舶所有人和承租人分担、划分及计算,而班轮运输中船舶的一切正常营运支出均由船方负担
18.航次租船主要合同条款:
(1)合同当事人
(2)船舶概况
(3)装卸港口或地点
(4)受载期与解约日
(5)货物
(6)装卸费用分担
(7)运费
(8)装卸时间
(9)滞期与速遣
19.确认备忘书的内容:
20.租船程序:
21.海运结构:
22.附加运费的种类:(1)燃油附加费(BAForBS)(2)货币贬值附加费(CAF)(3)超长附加费(4)超重附加费(5)滞期费(6)其它
23.计费标准:又称计算标准,是指计算运费时使用的计算单位
24.运费计算方法:(P190)
25.班轮运价:是承运单位货物而付出的运输劳动的价格
运费:是承运人根据运输合同完成货物运输后,从托运人处收取的报酬
两者关系是:运费等于运价与运量之积
26.运价本:有称费率本或运价表,是船公司承运货物时据以收取运费的费率表的汇总,主要由条款和规定、商品分类和费率组成
27.基本港:是指国际大型班轮公司定期,进出口贸易量及海运需求较大,具有相当规模的港口
28.航次租船费率估算方法:
(1)航次估算所需的资料
(2)航次估算的具体步骤
29.班轮运价的制定:
30.影响航次租船率估算的因素:
(1)运输成本
(2)航运市场
(3)货物
(4)航线及港口条件
(5)运输合同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