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型城市化的改革试验,武汉城市圈如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1+8》9,将成为中部崛起创造战略高地,也为全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科学发展之路。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当地有关部门和专家详解武汉城市圈有七个方面的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需要*,综合配套改革将从建立七个方面新的体制机制着手。
“一体化”效应初现
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周边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区域经济联合体。面积不到全省三分之一的武汉城市圈,集中了湖北省一半的人口、六成以上的GDP总量,不仅是湖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自200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武汉城市圈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1+8”城市协调发展的各项工作一直在扎实推进之中,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其带动辐射作用日益增强。
根据省政府审定通过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 “十一五”至2020年期间,武汉城市圈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以长江经济带为主轴的东西部互动发展的关键接力点和加速器,内陆地区的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促进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重点是实现“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
武汉通往圈内各城市的8条高速出口公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将相继续建成。2005年武汉钢铁集团与鄂州钢铁公司实现了资产重组,成立武钢集团鄂州钢铁公司;大商业企业则以连锁经营为依托,设点布店,发展迅速,目前武汉市商业企业在周边八市发展连锁经营网点92个。产业发展上出现了“双迁模式”,即生产基地迁往周边,周边地区“总部”迁往武汉。
市场一体化的“聚群效应”初步显现。据统计,武汉城市圈四年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作用初步显现。去年武汉城市圈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59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高出全省平均速度1.4个百分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1.3%。
融城破壁“七道坎”
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龙正才说,经过几年的探索,武汉的龙头作用日益显现,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矛盾,体制机制性障碍尚未实质性破除。
一是在产业发展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由于地方政府考虑到GDP、财政收入及担心税收流失等等,产业一体化尚有不少困难。城市圈内存在一定的低水平竞争,产业结构上既重复布局,又缺乏配套性、延伸性,区域内难以形成大的优势产业链。
二是自主创新方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教资源整合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促进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