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卫生局获悉,“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不再为看不起病而发愁。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区县均被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初级保健合格县(区);全面实施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95.8万人,参合率达到95.24%,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54.30元,农民医疗支出负担有所减轻,农民看不起病、住不起院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全市乡镇卫生院全部实现全额预算管理,2006年以来共争取国家、省级投资3334万元,对全市50个乡镇的934个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投资2340万元,完成48个乡镇卫生院新(改)扩建项目。投资4006万元,完成4个县级医疗机构业务综合楼新建项目。投资7325万元,为基层医疗机构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及急救车辆;为全市970.3万农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05%;全市每个卫生室每年补助从600元增加到5000元,并完成全市1761名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轮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