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土地估价师>导航 > 备考辅导

土地估价实务基础考试大纲有关内容第25讲讲义

2010-04-27 09:33:00 来源:中华考试网
路线价法的概念


路线价法(一)
(考纲要求)
熟悉:路线价估价法操作步骤,路线价估价法则;路线价修正体系内容与要求。
掌握:路线价及路线价估价法的概念、基本原理、测算方法、修正系数的确定方法。
(复习难点)
1.路线价及相关概念的理解;
2.路线价估价的基本步骤;
3.修正体系的建立和相关计算。
(内容详解)
路线价法的概念
1.路线价的概念
路线价是通过对面临特定街道、使用价值相等的市街地,设定标准深度,求取在该深度上数宗土地的平均单价并附设于特定街道上,即得到该街道的路线价。
2.路线价法的概念
路线价估价法是依据路线价,再配合深度指数表和其他修正率表,用数学方法算出临接同一街道的其他宗地地价的一种估价方法。
3.路线价法的基本原理
路线价估价法是在各样点宗地价格的基础上,分析宗地地价与影响地价的临街深度等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据此估算其他宗地地价的。路线价估价法认为城市内各宗土地(以商业用地为主)价格的高低,随其距离道路的远近程度,即临街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宗地越接近道路者利用价值越大,地价也越高;距离道路越远,利用价值越小,地价也越低。因此,路线价估价法与市场比较法类似,只不过以路线价取代了市场比较法中的比较实例价格,以深度等差异修正取代了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等的修正,其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和区位论的具体运用。
替代原理是指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土地,在交易双方具有充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应该具有同样价格。

例题:路线价估价法认为,土地价格的高低,随其临街深度的增加而( )。(1998年真题)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上升

在路线价中,区位论的运用是其中对可及性的理解。对于商业用地来讲,可及性是决定其使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同一街道,宗地临街深度决定宗地价格的高低,宗地价格随临街深度增加而递减;同一临街宗地,距离街道越近,价格越高,并随深度增加而递减。在一个城市中,可以按土地的可及性分成不同的地价区段,每个地价区段表示不同的区域条件,即使用价值的差异。

与路线价估价法有关的概念
1.标准深度
城市中,随着土地离道路距离的增加,道路对土地利用价值影响为零时的深度称为市街地的标准深度。
2.里地线
标准深度的连线被称为里地线。里地线与道路之间的区域称为临街地或表地,里地线以外的区域被称为里地。

例题:里地线是指( )。(2002年真题)
A.宗地的边界线
B.标准深度的连线
C.距街道18米的连线
D.街道的平行线
答案:B
解析:标准深度的连线被称为里地线。

3.深度指数修正表
以道路为基准,按距离道路的变化情况编制的地价变化表称为深度指数修正表。
4.路线价区段
以街道为单位,将宗地接近性大致相等,土地使用价值基本一致的地段作为路线价评估区域,此区域称为路线价区段。

例题:一条街道只能设一个路线价。(1998年真题)( )
答案:错误
解析:如果街道一侧的繁华状况与对侧有显著差异,同一路段也可划分两种不同的路线价。
土地估价师大纲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