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寓言故事 篇一
有一次,韩昭侯因饮酒过量,不知不觉便醉卧在床上,酣睡半晌都不曾清醒。他手下的官吏典冠担心君王着凉,便找掌管衣物的典衣要了一件衣服,盖在韩昭候身上。几个时辰过去了,韩昭侯终于睡醒了,他感到睡得很舒服,不知是谁还给他盖了一件衣服,他觉得很暖和,他打算表扬一下给他盖衣服的人。于是他问身边的侍从说:“是谁替我盖的衣服?”
侍从回答说:“是典冠。”
韩昭侯一听,脸立即沉了下来。他把典冠找来,问道:“是你给我盖的衣服吗?”典冠说:“是的。”韩昭侯又问:“衣服是从哪儿拿来的?”典冠回答说:“从典衣那里取来的。”韩昭侯又派人把典衣找来,问道:“衣服是你给他的吗?”典衣回答说:“是的。”韩昭侯严厉地批评典衣和典冠道:“你们两人今天都犯了大错,知道吗?”典冠、典衣两个人面面相觑,还没完全明白是怎么回事。韩昭侯指着他们说:“典冠你不是寡人身边的侍从,你为何擅自离开岗位来干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呢?而典衣你作为掌管衣物的官员,怎么能随便利用职权将衣服给别人呢?你这种行为是明显的失职。今天,你们一个越权,一个失职,如果大家都像你们这样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朝廷不是乱了套吗?因此,必须重罚你们,让你们接受教训,也好让大家都引以为戒。”
于是韩昭侯把典冠典衣二人一起降了职。
韩昭侯的做法在今天看来也许有些过分,但他严明职责、严格执法、不以情侵法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经典寓言故事 篇二
唐代有一位的学者,他喜欢四处游历,考察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一回,他遇到一位来自四川的老先生。这位老先生告诉他说:“在我们四川的南部,天气不好,一年四季都是阴雨绵绵,很少有放晴的时候。我们那里的狗也习惯了这种阴雨天。偶尔地,遇到太阳出来的时候,狗都以为是一个怪物挂在天上,惊恐万状,就仰天狂叫不已,景象十分趣味。”这位学者不信,疑惑地说:“狗虽然是愚笨的动物,但也还不至于大惊小怪到这种地步吧,您是不是言过其实了呢”
之后,过了些年,这位学者一路来到了温暖的南方,在那里住了下来。
南方的冬天一点也不冷,下雪天更是十分罕见。这位学者赶得也巧,在他来到南方的第二年冬天,天气变得反常起来,比以往的冬天寒冷得多。
寒冷的日子持续了一些时候,到最终竟然下起雪来,并且下得还很大。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好几天,越过了南岭,像一床铺天盖地的大棉絮一样,把南部地区的好几个州都覆盖了起来。
那些天,这几个州的狗都十分惶恐,纷纷狂吠不休,到处胡乱地又跑又窜,没有个静下来的时候。过了些日子,天气晴了,雪也渐渐化了,大地又显露了出来,这些狗才最终又恢复了平静。
看到这种情景,这位学者才真正相信了几年前那位老先生的话。
出太阳、下大雪虽然在四川和南方算是比较特殊的气候现象,但群狗如此又叫又闹、反应强烈,实在是少见多怪。我们在生活和处事中,总会遇上一些不太常见的事,这时候就需要坚持冷静理智的头脑,慢慢适应新生事物,不要作出一些过激的举动。
3.经典寓言故事 篇三
阿凡提向一位巴依借了一百枚金币。他请来几位朋友与家人一起辛辛苦苦地盖了一座两层楼房。阿凡提还没搬进新楼房,巴依就企图把楼上那一层弄过来自己住,算是阿凡提拿房子抵债,他对阿凡提说:“阿凡提,请把二层让给我住,我借给你的那一百枚金币就算是抵消了。不然,请你马上还我钱。”
阿凡提听了巴依的话,显出很不情愿的样子,说道:“巴依老爷,我一时半会儿还不了您的钱,就照您的意思办吧!”
第二天,巴依全家喜气洋洋地搬进了新房子的二楼,过了数日,阿凡提请来几位朋友和邻居,大家一起动手拆起一层的墙来。巴依听见楼下有声音,跑下来一看,吃惊地叫道:“阿凡提,你疯了吗,为什么要拆新盖的房子?”
“这不关你的事,你在家里睡你的觉吧!”阿凡提一边拆墙一边若无其事地说。
“怎么不关我的事呢?我住在二楼,你拆了一楼,二楼不就塌下来了吗?”巴依急得直跺脚。
“我拆的是我住的那一层,又没拆你住的那一层,这与你没什么关系,请你好好看住你那一层,可别让它塌下来压伤了我和我的朋友。”阿凡提说完,又高高地抡起了坎土曼(维吾尔族人民使用很广的一种铁制农具)。
“阿凡提,阿凡提,看在我们多年交情的份上,我们可以好好商量商量,请把你的那一层也卖给我好吗?”巴依无耐,只好放软口气。
“如果你真心实意地想买,就请你给我二百枚金币。”阿凡提说道。
“你……你……”巴依气得说不出话来。
“巴依老爷,你不要吞吞吐吐,二百枚金币少一个子儿我也不卖,我是拆定了。”说着,阿凡提又高高举起了坎土曼。
“阿凡提,阿凡提,别拆,别拆!我买,我买!”巴依只好掏出二百枚金币买下了这所房子。
4.经典寓言故事 篇四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我们正在搬运那些重的要命的石块呢,这可真是累死人了。……
第二个人抬头苦笑着说:“我们在盖一栋高楼。不过这份工作可真是不轻松啊……"
第三个人满面笑容开心地说:“我们正在建设一座新城市。我们现在所盖的这栋大楼未来将成为这所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啊!想想能参与这样一个工程,真是令人兴奋。”
十年后,第一个人依然在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启示录:三个砌墙的工人不同的态度和对自己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你未来的位置。永远不对自己的现状满意,永远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你永远可以做的更好,一个人一旦满足于自己目前的现状中,便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在这个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比前进就意味着后退,就可能被无情地淘汰。一旦你停止就会被别人赶超。
每个人每天都有同样的时间,成功人士的秘密在于总能为自己“挤出”所需要的时间,平庸之辈则总是“没有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绝不拖延,立即去做,任何时间都不晚。
这个世界对那些知道自己要到那里的人总是打开方便之门,你心中的目的地,就在那里等待你的到来。
小狐狸又去请教小狗,小狗说:你要用诚恳的态度帮助别人,别人自然会给你所感动的。
哦,原来是这样,谢谢你,小狗。小狐狸恍然大悟。
从此以后,小狐狸经常帮助小动物们。小动物们也越来越喜欢小狐狸,并逐渐的和他和好。小狐狸有了更多的朋友,过起了快乐的生活。
5.经典寓言故事 篇五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那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了,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去来回巡视。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一天下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黄昏时分。
农夫见还安全,又感到确实有些累了,就坐在芦苇地边休息。
忽然,他发现苇丛中的芦花纷纷扬起,在空中飘来飘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没有靠在芦苇上摇晃它,这会儿也没有一丝风,芦花怎么会飞起来的呢?也许是苇丛中来了什么野兽在活动吧。”
这么想着,农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来一个劲地向苇丛中张望,观察是什么东西隐蔽在那里。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只老虎,只见它蹦蹦跳跳的,时而摇摇脑袋,时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为什么这么撒欢呢?农夫想了想,认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猎物了。
老虎得意得简直忘了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围会有什么危险,屡次从苇丛中跳起,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农夫的视线里。
农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准了老虎现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跃起,脱离了苇丛的隐蔽的时候,就一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扑倒在苇丛里。
农夫过去一看,老虎前胸插着箭,身下还枕着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兴万分,却没料到中箭而死,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乐极生悲嘛。人生在世,我们都应该谨慎从事,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于丧失了对危险的警惕性,否则,就会埋上灾祸的隐患。就像故事里的老虎一样悲惨的结局。
6.经典寓言故事 篇六
在一个山清水秀、花草遍地的山坡上,走来一个读书人,他被这绮丽的风景所吸引,欣赏着优美的风光,信步进入了密林深处。天色将晚,读书人想离开这里,到附近镇子找个客栈住下,哪知竟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下山的路了。
惶恐间,他看见不远处有个简易木棚,读书人想:那里或许会有狩猎的人,暂且借宿一夜。他走到木棚边,看到里边透出微弱的灯光。他心中一阵高兴,急走几步,进入木棚,只见一个猎人正在棚中吃饭。
读书人说明自己的情况后,猎人很是同情,对他说:“就在我这里住一夜吧,夜晚赶路很危险的。这地方老虎很多,碰上它就麻烦了。”读书人十分感激,猎人让他一块儿吃了晚饭,然后说:“我们夜里得住在树上,这样会更安全一些。”
两人爬上树,在吊铺上躺下。半夜时,读书人被什么声音惊醒了,他听到似乎有许多人的说话声和走动的脚步声。一会儿,这些人走到他们藏身的树下,有人发现了猎人为捕杀老虎设置的弓,气愤地说:“这一定是为暗算我们首领而设置的。”说着把弓上的弩箭卸了下来,然后扬长而去。
读书人不解地问猎人:“刚才那些是什么人啊?”
猎人告诉读书人:“那些人是被老虎害死以后变成的伥鬼,这些伥鬼不仅不仇恨老虎,还甘心成为老虎的帮凶,真是太可恶了。刚才他们所说的首领就是老虎。”
猎人说完,急忙下树,重新安装好弩箭,刚回到树上,一只猛虎便蹿了过来,前爪正好踏在弓的机关上,只听一声惨叫,老虎中箭倒地而死。
读书人要下去看看,却被猎人拦住了。接着,就看到伥鬼们匆匆赶来,见到老虎死了,顿时都哭作一团。
7.经典寓言故事 篇七
有个楚国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但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先,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此刻还在画,而我已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此刻是趁时间还早,但是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此刻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不已。
有些人自以为是,喜欢节外生枝,卖弄自己,结果往往弄巧成拙,不正像这个画蛇添足的人吗?
8.经典寓言故事 篇八
甘戊出使齐国,前去游说齐王,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大河边,甘戊无法向前,他只好求助于船夫。船夫划着船靠近岸边,见甘戊一副士人打扮,便问:“你要过河去干什么?”
甘戊说:“我要到齐国去,替我的国君游说齐王。”
船夫满不在乎地指着河水说:“这条河只不过是个小小的缝隙而已,您都不能靠自己的本事渡过去,您怎么能替国君充当说客呢?”
甘戊反驳船夫说:“您说的并不对呀。您不了解世上的万事万物,它们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各的短处。比方说,兢兢业业的人忠厚老实,他可以辅佐君王,但却不能替君王带兵打仗;千里马日行千里,为天下骑士所看重,可是如果把它放在室内捕捉老鼠,那它还不如一只小猫顶用。宝剑干将,是天下少有的宝物,它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是给木匠拿去砍木头的话,它还比不上一把普通的斧头。就像你我,要说抡桨划船,在江上行驶,我的确远远比不上你;可是若论出使大小国家,游说各国君主,你能跟我比吗?”
船夫听了甘戊一席话,顿时无言以对,也似乎长了不少知识。他心悦诚服地请甘戊上船,送甘戊过河。
若只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指责别人的短处,那就太片面了。
9.经典寓言故事 篇九
有个富翁出海观光时遇难,被一个渔夫救起。渔夫的选择富翁决定给渔夫一大笔钱作为报答。她提出两个方案:一是现在就将目前资产的百分之五送给渔夫;另一个是待十年后,将自己那时资产的百分之二十相赠。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渔夫自然非常高兴,可同时又很为难:选第一个方案吧,怕十年后富翁的资产剧增,到时后悔;选第二个方案,又担心十年后富翁的资产严重缩水甚至破产,自己岂不亏大了?
故事就先讲到这里。若问渔夫最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且容我稍后交代。现实中,选择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打开冰箱,如果有多种蔬菜,你就得选择究竟要做什么;打开衣橱,如果里面有成排的衣服,你就得费番心思;要是你够帅或够靓,“丘比特之箭”向你频频射来,你就会在几个备选者当中踌躇;如果你家世很好,你一定会为清闲“吃老本”还是创业干大事而两难。购物为什么俗称逛商场?还不是因为进入视线的东西太多,不容你第一时间决断。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设想一下,如果冰箱里只剩下一种菜,衣柜里只有一两件衣服;如果你“硬件”一般,出身一般……哪还有那么多选择的烦恼?
看来,选择太多,未必就是好事。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渔夫的选择了:她被这两个挠心的选择弄得焦头烂额、神思恍惚,在次日出海时被海浪吞噬。她最终丧失了所有的选择权。
10.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
一场夹杂着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的坏天气里,站着一只命不久矣的老马。临死前,它看到的不再是大雨,而是它的母亲,也看到了自己,自己和母亲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嬉戏。
它不由得绽开了幸福的微笑,突然间,老马的脑袋垂到了肮脏的便道上。
因此,他来到了天国的门口。一个伟大的贤人在那里站着,等待圣彼得来开门。
“你到这里来干什么?”贤人问老马,“你没有权利进天国。”
马回答说:“我的母亲是一匹可爱的母马。她死的时候,她老了,她的力气都被吸血的人吸尽了。我来问上帝她是不是在天国里。”
这时天国的门敞开了,动物的天国就在他的面前。老马立即认出了自己的母亲,母亲也认出了他,他们嘶叫着互相问好。
他们一块儿走到天国的草地上,老马很高兴地和那些受苦时期的轭下伙伴们重新见面,他们如今永远幸福快乐了。
他们都在这里——那些在城里的路上拉石头摔倒了的,那些被沉重的负载压倒了的,那些蒙着眼在游乐场里连续拉十个小时旋转木马的,还有那些参加斗牛的。如今他们的所有时间都用来在和平天国的宽广草原上散步。
所有的动物都很快乐幸福。他们神秘而悠闲,甚至不服从那带着微笑观看他们的上帝。
猫用爪子推着线球玩耍;年幼动物的母亲的时间只是用来喂养他们的小崽;鱼儿在水中游着,不必害怕渔夫;鸟儿在天空飞过,也不用畏惧猎人;大家都是这样。
没有人的世界,一切多么美好!
11.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一
很久以前,一个农民来到城里的一家餐馆,对餐馆老板说,她有几十万只青蛙,问餐馆是否能够收购。那时,食用青蛙是合法的,而且也很受食客的欢迎。然而,一个农民一下子能够提供几十万只青蛙,还是让餐馆老板感到有些吃惊。农民解释说:“在我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里全是青蛙,到了晚上它们就鼓噪不停,烦不胜烦,让人难以安眠!”池塘里的数十万只青蛙于是,餐馆老板与农民签订了一个协议,农民半年内向餐馆分批提供青蛙,每周500只。一周后,农民再次走进餐馆,神色沮丧,面容憔悴,手里捧着两只又瘦又小的青蛙。餐馆老板不解地问道:“怎么只有两只?别的青蛙呢?”农民答道:“是我搞错了。从你那儿出来,我就去池塘捕捉青蛙,结果发现,整个池塘里只有这两只青蛙。可是,它们确实发出了非常大的噪音!”
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议论你,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记住,她们的观点并不代表大多数,她们不过是一只鼓噪的青蛙而已。还有,许多问题,一旦搞清楚,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放在心里反复盘算,则越想越可怕。
12.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二
主人家养了一群绵羊和一只牧羊犬。绵羊总是想逃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牧羊犬却总是看着它们,使绵羊们的逃跑计划全都落空。
绵羊们生气极了,想让主人赶走牧羊犬,便对主人说:“主人,牧羊犬老是打我们主意,想吃掉我们。”可主人根本不相信。
狼知道了绵羊们想逃跑的事情,便趁着牧羊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靠近羊群,对绵羊们说:“我是来帮助你们逃跑的,但需要你们配合。”
绵羊一听,高兴坏了,连忙问:“需要我们怎么配合?”
狼说:“你们让我咬伤一只,然后对主人说是牧羊犬干的。”
绵羊听后,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纷纷点头同意。随后,狼就攻击了一只绵羊,并在绵羊们的掩护下偷偷跑走了,而闻讯赶来查看的牧羊犬却被绵羊们团团围住。
主人见了,拿着皮鞭走了过来。
绵羊们借机对主人说:“看吧,主人,我们没骗您吧!请您赶紧赶走牧羊犬吧!”
当即,牧羊犬就被赶出了家门。绵羊们觉得自己终于可以逃跑了。可是,因为没了牧羊犬的看护,主人就在绵羊的周围围了一个栅栏。
从此,这群绵羊不仅失去了所有的自由,还要时常忍受狼肆无忌惮地偷袭。
13.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三
小白龙马和驴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一天小白龙马去跟驴说:“驴啊!唐僧要我跟他一起去西天取经,我还在考虑要不要一起去呢!我不知道怎么选择,跟他一起去肯定会有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也很危险,但是不去的话,一辈子就在这儿了。”“你自己好好考虑吧!”驴一边拉磨一边说。
过了不久小白龙马来向驴告别:“我想清楚了,决定跟师傅去西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你要保重啊!”
驴也很舍不得自己的好朋友,但是有什么办法呢?人各有志。
驴说:“白老弟,我也就只能在这拉磨啦!你也保重。”
三年过去了小白龙马回到了以前的地方,也见到了驴。三年不见驴一点变化也没有。
小白龙马告诉驴:跟着师傅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同时扩大了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跟驴说了很多在外面发生的新鲜事。
这时,驴感慨的说:“你去西天和我在家拉磨其实所有的路程加在一起都是差不多的,可是你的选择让你不断的加深自己,开阔眼界。而我始终围着磨在转。”
14.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四
“我只是雏菊丛中的一朵小花。”一朵雏菊伤感地叹息,“与这么多雏菊生长在一起,我的美丽完全被淹没了,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我。”一朵雏菊花一个天使听见了雏菊的心声,规劝它说:“但是你真的很美丽!”
“我想成为的一朵,身旁不要有任何同类!”
不想再听到雏菊的埋怨,天使把它带到了城市广场。
几天之后,市长带着一位园艺师来对广场进行改造。
“把土壤翻一翻,种上天竺葵吧!”
“等一等!”雏菊大叫,“你那样做我会死的。”
“如果这里还有一些和你一样的雏菊花,会对广场起到非常好的美化作用。”园艺师回答,“但是在你的周围找不到任何你的同类,你自己不可能形成一座花园。”
说完,园艺师把雏菊从地上连根拔起。
15.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五
有个年轻人,喜欢去森林里散步,可是森林里经常有小偷强盗出没,很不安全。他的父亲非常担心他的安危,就对他说:“你这样不行!你哪怕带一根针也好。什么武器也不带,总有一天你会吃亏的!不信等着瞧吧!”
可年轻人只当耳边风。这天,当他又在森林中散步的时候,跟几个带枪的小偷打起架来。因为他没带武器,无力还击,结果被小偷抓住了。
“我不该不听父亲的话,”年轻人流着泪说,“假如我带着一根针的话,也不至于落到这一步。”
听了他的话,小偷们哈哈大笑。有一个小偷真的就给了他一根针,并且挖苦他说:“拿着!现在我倒想看看你有了针又会怎么样!”
“可这是一根半截针呀!”年轻人故意说。
“什么?半截针?让我看看!”这个小偷说着便凑了过来。
年轻人抓住机会猛地将针刺进了这个小偷的眼睛。小偷惨叫一声,不由得把手中的枪扔了,正好扔在年轻人的面前。年轻人迅速把枪捡起来一下子就打死了离他最近的一个小偷。
其他小偷看到同伴像一把头一样倒在地上,都吓慌了,拔起腿就逃。
年轻人握着那根针,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16.经典寓言故事 篇十六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能够,待我收到租税后,立刻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日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先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之后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渴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能够,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样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是人们的常识。这篇寓言揭露了监河侯假大方,真吝啬的伪善面目。讽刺了说大话,讲空话,不解决实际问题之人的惯用伎俩。老实人的态度是少说空话,多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