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春节,是一场盛大的人间庆典,像一幅绚丽多姿的民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大街小巷弥漫着浓浓的年味,我穿梭其中,用双眼记录,用心感受。那些难忘的见闻,如同璀璨星辰,在记忆中闪烁,且让我在日记里一一诉说。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精选15篇),欢迎大家阅读。
1.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一
大年初四,已经在老家呆了6天的我和爸爸妈妈坐上了回北京的车。我和妈妈在车尾找了两个在一起的座位,爸爸在前面找了一个座位。等我们坐好后,回家心切的我开始数空座位。我知道他们这种长途车都是人一满就发车的。
就在我焦急的等待发车时,从外面进来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那个女的穿着一件大红的羽绒服,烫着一头很短的卷发,涂着一张血盆大嘴,粉底跟不要钱似的糊在脸上。那男的面红耳赤身边散发着十分浓重的酒气。走路有点晃荡,眼神都有点迷糊,一看就是喝了不少的酒。他们俩就做到了我们后面,那男的在坐下去了时候就碰到了我的脑袋,可是那男的连个道歉都没道。我暗暗心想:怎么有这样没素质的人呀?我鄙夷的看了他一眼。
这时那个男的好像是喝多了想上厕所,就不顾售票员的劝阻下车去上厕所。车里的人快坐满了但是那人还是没回来,后一个人也上来了。那男的还是没回来,全车的人都在等那男的。可是他迟迟不回来,我的心里一个劲的埋怨那男的:就以为你,我们一车的人都走不了。
过了有十五分钟那男的才姗姗来迟,他人还是那么迷糊,就在他上车的时候司机埋怨了一句:怎么这么慢,全车的.人都在等你。听了司机的话那厮不但没有感到惭愧还火了起来,站在司机面前就开始骂街。那司机的素质还算不错,没有跟他吵,但是那男的看司机没跟他吵,还变本加厉的越骂越狠,越骂越难听。司机再也忍不下去了,也跟他吵起来。后来是越吵越大,车上的乘客都过去劝架,好不容易才把他们拉开。那男的一脸怒气的回到了座位上,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让全车的人都等着,我就让全车的人都等着,你当这是坐飞机呀,到点就发车,我还买票了那,你敢不拉我。你欺负我是北京人,你蓟县有人我蓟县也有人,你北京有人,我北京也有人……”
听着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我皱了一下眉,随后我戴上了MP4的耳机,我不是嫌他烦,而是我不希望听到这样的话语。这体现出那人的素质很低。
终于到家了,但我没有像别人一样感到终于到家了的感觉。因为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我们北京人不光彩的一面。也就是在跨进家门的那一刻我下定决心做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北京人。
2.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二
一阵“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烟火的气息。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个不停,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爸爸又站在椅子上挂红灯笼,红灯笼代表喜庆,我家的红灯笼一挂到阳台上,比谁家都红艳、突出,特别引人注目。爸爸妈妈的一举一动,让在旁边观看的我都傻了眼。忽然,我想起了一个关于过年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物,每到腊月,便出来伤害人畜。有,“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年”到了另一处,又被灯光吓跑了。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光和响声的。想到这里,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过节人们都要打扫屋内外卫生,贴春联、窗花,挂红灯笼等等。这种风俗体现了中国人讲文明、爱清洁的美德。
啊!每条大街小巷,都有那么多五颜六色的身影在晃动,像河水一样流淌,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在柔和的灯光下,各色精美的糖果和售货员亲切的笑容融为一体,使人赏心悦目,顾客们抱着大包小包拥挤着走出超市,个个脸上挂着笑容,心里淌着蜜。家家户户都清扫了房屋和庭院,都贴上了春联、年画,到处焕然一新。
啊!除夕之夜终于来临了,全县各处都张灯接彩,有的地方横着竖着挂着五色的灯串,有的地方放着五光十色的烟花,还有的地方一群群穿着漂亮快乐的孩子在尽情地玩耍。
你看,在那人头攒动的人山人海中,一条巨龙蜿蜒着,上下翻飞伸展腾挪。
当悠悠的钟声响过十二下,大街小巷上烟花绽放。夜空星光闪耀,节日的礼花五彩缤纷,地上欢声笑语,欢乐的人们三五成群。人们涌到街头互相拜年,“祝您长寿!”“祝您春节愉快!”这些话语随着人们的欢声笑语,随着不时响起的啪啪声声飞出了大街小巷,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3.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了,我和爸爸兴高采烈地把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然后我又一蹦三跳地跟着爸爸去买烟花x竹,水炮、地雷、飞天鼠······各种各样的烟花塞满了后备箱,我们满载而归。
到了奶奶家,奶奶、爷爷、哥哥、姐姐们都在忙着包饺子,妈妈、叔叔正在准备年夜饭,他们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我即兴放了几个冲天炮来给他们助助兴,“不是说贴春联、放鞭炮能驱赶年兽吗?我都做到了,大家就放心地过年吧!”听了我的话,他们都开心的笑了。饺子既交子,洗洗手咱也来个辞旧迎新,不过,饺子可没有想象得那么好包,不是合不上口就是馅儿包不进去,急得我直冒汗,在妈妈的帮助下我总算包了一个像模像样的。
开饭了,年夜饭摆上了桌,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看春晚,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妈妈给奶奶爷爷发了红包。当然,正确财气奖还是我,我收到7.8个红包,不过,“祝你学业进步,来年门门功课考总分值”,这祝福语让我感觉压力好大,收好红包,放放鞭炮给自己助助威吧!
鞭炮声中,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开放着,我的心又重回自由,我尽情地点燃着、欣赏着,烟花炮竹燃尽了,我的眼皮渐渐亲合起来,不愿分开了,新年的钟声只有在我的梦中敲响了。HappyNewYear!妈妈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据说新年第一天要早起,也许是早起的鸟儿有食吃吧!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奶奶的院子里传来了新年好,新年好的祝福声,刹那间电视里、里的`祝福声不绝于耳。普天同庆!新的一年我幸福感爆棚———好嗨!
今年的春节对于我们家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节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噩耗让我们全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奶奶的突然生病住院,让我们家蒙上了悲伤的气氛。春节,我们无法回家过年,冰冷的医院给我们一家的春节带来冷冷的感觉。
爸爸每夜在医院里陪护奶奶,我只好乖乖地待在家里,和妈妈一起照顾小弟弟,不能再像往年一样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冷清清的家,让我的多见所闻,也有了截然不同的感觉。
4.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四
“过年啦,过年啦!”大家都快乐的忙碌着,家家户户不是挂上了红灯笼,就是贴上了红艳艳的吉祥春联,一派喜气洋洋。连天公也转悲为喜,露出灿烂的笑容。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忙碌着准备菜肴——鸡鸭鱼肉样样齐全,还有各种蔬菜。快看,我家的烹饪大师——“向大厨”(爸爸)来了。只见他右手拿着炒锅,左手拿着勺子,走进了厨房。先炒蒜末,然后放入木耳,后把银耳放进去抄。顿时,厨房里传出噼噼啪啪的爆炒声,同时也飘散出了阵阵清香。爸爸把各种各样的肉
变着花样做出各种各样的菜。傍晚,我们开始吃年夜饭,大家围坐在桌子前,斟上满满的.一杯酒,互相祝福。桌上的菜可丰盛啦,满桌的美味佳肴,热气腾腾。瞧!
有香味扑鼻的红烧鸡,有圆滚滚的鱼丸子、肉丸子,应有尽有。引人注目的,还是我们家的“大厨师”爸爸烹调的“醋溜墨鱼”。你看,那用刀切成的一片片的墨
鱼片,炒熟了,浇上香气扑鼻的醋溜汁,又香又好吃,吃上一口,让人感到舍不得吞下去。我倒了满满的一杯鲜橙汁。我站起来,高高地举起杯子:“祝外公外婆健康长寿!牛年平安!再祝爸爸妈妈牛年大吉大利!挣更多的钱!给我买更多的……”我话还说完,长辈们都笑翻了天。
我们拭目以待的春节联欢晚会又开始了。那优雅的舞姿,那嘹亮的歌声,还有那逗人的小品……着实把我们吸引住了。电视机里的演员载歌载舞,电视机前的我们为他们鼓掌叫好,一直继续到深夜才停止。
就在零点的钟声敲响的前一刻,数不清的礼花在夜空中绽放,五彩缤纷的礼花把古丈山城变成了一个“不夜城”,天空如同白昼般亮丽。礼花像一朵朵五彩斑斓的鲜花,把天空装扮得绚烂多姿。四面八方轰然炸响的爆炸声,震耳欲聋,就像春雷撼动整个大地。春天离我们不远了。大年初一早上,我被鞭炮声吵醒了。呀,该起床了,我赶紧穿上妈妈买的新衣服,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外公外婆拜年,祝外公外婆过年好,身体健康,外公外婆高兴极了,给了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同时也祝愿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啊,过年真快乐!
5.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五
在我小外婆所在的村庄里,有一位众所周知的老寿星,她就是我外婆的姑妈,一位已年逾鲐背之年的老太太,我们兄妹几个都亲切地称之为老阿太。今年春节,阿太早等不及我们去拜年啦,在我们去的那一天,她早早地等在了门口。
我们一行来到阿太家门口,拎着大包小包的补品,看见了等在门口的阿太,我忙放下物品,上前问好。我双手扶着阿太,嘴里一个劲儿地叫:“阿太好,阿太好!”我的哥哥弟弟们也不甘示弱,一个叫得比一个甜。我小心地扶着阿太回房,令我惊奇的是,阿太年纪挺大的了,走起路来一点不东倒西歪,而且边拐杖也不用,当时只是感觉她走路的样子有点特别。听妈妈说,阿太的头脑也不比我们年轻人差,一点也不迟顿,而如今还能清楚地记起自己的生日和年龄呢!眼睛也不花,在灯光下还能穿针引线。
来到阿太的房间,扶阿太坐下来。随后大人们与阿太聊起了家常,我也坐在一旁观察起阿太的房间来。房间的陈设显然已经很旧了,连镜子也是民国时期的铜镜。这时我的目光转移到了床下的鞋子,“咦?哪来的这么小的鞋子啊?阿太家里又没有小宝宝……”我不自觉地走向那双鞋子,大家也都注意到了我奇怪的.举动,这时,妈妈微笑着朝我说:“奇怪吧?你再看看阿太的脚。”我的目光转移了,阿太的脚小小的,大概只有3、4寸,比我的脚步还要小,这是怎么回事呢?“你去试试阿太的鞋,看看感觉如何?”妈妈说。我好奇的试了一下阿太的鞋,可是前脚伸进去了,脚跟进不去;脚跟进去了,脚指头进不去,逗得大家嘻嘻地笑了起来,我也脸红了,习惯性地挠挠后脑勺。妈妈走过来笑嘻嘻地说:“傻孩子,这鞋你怎么会穿得进去呢?阿太她出生在民国时期,那时的女人在五六岁时开始缠足,他们用长布条将拇趾以外的四个脚趾连同脚掌折断弯向脚心,形成“笋”形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这就是的‘三寸金莲’”。我似懂非懂,但仿佛也跟着阿太回到了那个时代。
从老家回来,我常常回想起在老阿太家中的那段时光、那件事,不禁想到:穿了阿太的鞋,是不是也能沾到一点阿太的福气呢?
6.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六
大年三十早上,我和爸爸回到乡下的的老家去过年,一种全新的感觉让我心旷神怡,感慨万千。
站在爷爷新修的三层楼的阳台上,极目远眺,乡村后山上翠柏覆盖、连绵起伏的群山腰上一条宽阔的公路,多像一条黄色腰带环绕着群山,蜿蜒伸向远方。我好奇的问:“爷爷,这是通往哪里的.公路啊?怎么看不到头?”,爷爷兴奋地说:“孩子,这是十堰到天水的高速公路,去年5月底才全线贯通,以后,咱们想到西安省城去玩,出门就能上车,当天还可以打来回,可方便啦!”,看着爷爷高兴地合不拢嘴,我也沉浸在家乡变化幸福气氛中。
大年三十晚上,走出家门,只见围绕着乡村公路两旁规划整齐的小洋楼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街市,家家门前同时点亮的红灯笼连成两串,在燃放的烟花、爆竹的映衬下,好像一条条舞动的火龙,把整个乡村点缀的壮观、美丽。我激动地大喊:“家乡真美呀!”
初一早上,走亲访友的乡邻们一个个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开着小汽车,载着一家老小,踏上快乐的行程。没有购车的乡民们也根本不用发愁,只需在乡村公路边停留一会儿,村村通公交车很快就开了过来,到处呈现一派吉祥幸福的景象。爷爷满脸喜悦地牵着我的小手坐上二爸新买的小汽车上,向姑姑家驶去……
随着国家惠民政策的逐步落实,乡亲们在村长的带领下还集资建起了村砖瓦厂,勤劳的家乡人民都快速的富裕起来。初一早上,大妈给我封了一个鼓鼓的压岁红包,这可是太阳打东边升起—-第一回呀!回想着每年都是爸爸给大妈家孩子压岁钱,我真的感受到家乡的富有。下午,在姑姑家拜年,表姐高兴地拉着我到楼上观看她家新买的太阳能浴霸和洗衣机,看着表姐幸福洋溢的笑容,我也开心的笑了。做客在亲戚相邻家,饭桌上,人们谈论的不再是你长他短的是非、曲直,而是砖瓦厂开工和投资挣钱的话题、看着大家幢憬未来,建设家园的热乎劲,谁见了都高兴。每天晚上,爷爷都要拿着手机,悠闲地从楼上走下来,跟远在广州的哥哥通话,互相祝福,把亲情传递,话语中,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我喜欢这个愉快的春节,他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大家庭的温馨和巨大变化。
7.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七
离过年还有十天的时间,但是大家的脸上都纷纷露出了欢喜的笑容。商场、超市都挤满了人。有给爸爸妈妈买礼物的,有给孩子买新衣的,还有给自己买东西的,真是好不热闹。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挂上了灯笼。
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儿。刚起床就弄听见“隆隆隆”的响声,打开窗户感受着新年迎来的新气息。我们一大早就去了姥姥家,路上我看到了许多孩子在放炮仗,看见许多叔叔、阿姨手里拿着大包、小包急急忙忙地赶路。看见许多老爷爷、老奶奶在自己的门前张望。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到了姥姥家,姥姥家里好不热闹,摆满了整整一桌子的吃的,有:瓜子,开心果,栗子,巧克力,糖……为了准备年夜饭,爸爸在厨房里面已经忙的不可开交了,两个锅,四个两个炉灶,妈妈在旁边给爸爸打下手,忙得不亦乐乎。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一转眼就到了晚上,舅舅他们全都来了,我们举杯庆祝,吃着丰盛的晚餐,我站起来举起杯子对大家说:“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一年的喜、怒、哀、乐。我看了眼姥姥、姥爷,他们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
晚会开始了,我们目不转睛的盯着电视,欢笑声和鼓掌声从家里传了出来,每个人的脸上不禁露出了笑容。到了晚上可是孩子们高兴的时候了,因为孩子们可以收压岁钱。我也不例外,我找了一块毯子,准备给姥姥磕头,爸爸则在旁边拿着摄像机把这精彩的时刻记录下来。磕完头,
抬头一看,已经是十二点了。新年的`钟声也敲响了。哥哥大声的的说:“快过来看。”我看见了一个礼花炮打上了天空,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的,听!从远处不时的传来阵阵的炮声,爸爸带着我们下楼拿着几挂鞭炮,爸爸让我自己带那一挂鞭炮,我战战兢兢、哆哆嗦嗦的拿起打火机,打着了火,去打着捻,我点着了捻,看着捻着了就赶紧跑。果然,不一会儿鞭炮“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
回到家,看见妈妈和姥姥已经包好了饺子,我吃着饺子,心潮澎湃,我又涨了一岁,妈妈又多了几根白发。我发誓一定要好好读书,长大要报答妈妈的养育之恩。
8.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八
春节到了,我们回到了老家南县过年。
春节是中国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着农历年的结束,新的一年的开始;将辞别寒冷单调的冬天,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我们在南县家的门上贴“福”字,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的表达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
我买了一些烟花和小朋友在大街上放鞭炮,烟花在劈里啪啦声中绽放着火花,我和小朋友围着烟花快乐的跳着、笑着。许多人提着礼物在街上走着,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容,我猜他们应该是去走亲戚的吧!我们家一般是在年三十中午吃团圆饭,南县的规矩是吃团圆饭前放鞭炮,告诉大家我们吃团圆饭啦!我们家吃团圆饭也不例外。
先燃放鞭炮,伯母在厨房准备着饭菜,要准备12个菜,有鸡、鸭、鱼。饭菜摆上桌后,奶奶点好蜡,烧好香,先祭拜祖宗,仪式举行完后,我们再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吃,伯伯端起酒杯祝酒,表达新春的祝愿,一家人围坐在餐桌两旁,说着一年美好的事物,好开心!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啊!
春节临近,凤城处处展新颜,大红的灯笼挂起来,迎春的花坛摆出来,大街小巷春意浓浓,一派喜庆祥和的新春景象。
随着新春佳节的一天天临近,市区城市容貌也正在一天天地变化着:潮州大道高高挂起了喜庆的大红灯笼;人民广场的大花坛,鲜花盛开,争奇斗艳,喜迎八方来客。临近设置的花木市场,金桔满园,人头攒动,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大街小巷一些沿街铺户正着手布自家门面,迎接新年。从潮枫路到新桥路,从枫春路到潮州大道,凤城处处花红草绿,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新年的气息。成千上万兴高采烈的市民和游客扶老携幼,呼朋唤友来到人民广场,看喷泉,赏灯饰,到处欢声笑语。晚上8点整,伴随着欢快的广场音乐,一屏大型水幕喷涌而出,激光水幕电影按时放映,为广阔市民和外地游客营造一个优美、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有声有色的灯谜会同样深受市民的喜爱。今年春节,这些年味浓厚庆节目以新的内涵,通过广场文化的形式,把快乐、欢笑带给新春;把喜庆、祥和带给市民。
9.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九
晚上,我和妈妈吃完晚饭就去外面逛街。我看见马路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街道上人山人海,都在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街道两边一盏盏路灯灯火辉煌、光彩夺目,一家家商店上挂着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在商店门口随风舞动。
在这个节日里孩子们快乐的玩耍,有滑冰的、有放风筝的、还有照大头贴的;大人们有的在放孔明灯,还有的在逛街;老人们有的在拉二胡,有的'在吹笛子,有的在弹琵琶,还有的在吹葫芦丝,他们在给祖国演奏美妙的乐曲。这真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我相信祖国妈妈一定很开心!
我骄傲我是一个中国人!我骄傲我有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为繁荣富强的祖国感到骄傲!为历史悠久的祖国骄傲!祝福祖国妈妈节日快乐!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10.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
除夕晚上,一个家庭应该是很热闹的,很开心的,很快乐的,起码这是一个家庭基本的快乐。但我家不是,各去各得玩……
当我从姐姐家回来事,晚上7点多,说实话,我喜欢姐姐的家,因为那儿总是充满快乐。一个人站在家楼下,望着旁边的那一棵高高的大树,树叶已枯黄,不时有一、两片掉在我头顶上,风悄悄的吹过,我的刘海被它轻轻地吹了起来……诶,年年如此。但是不知为什么,这一年我特别悲伤,是因为这样的季节影响了我?
我曾偷偷的想过:如果学校和家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学校,就是现在的9(4)班,来到这个班级的时候,我就被这里的快乐渲染,每一个人都是那么开心,没有忧愁,无忧无虑。
在楼下站了有5分钟了吧,我自己问自己。应该有了,我拿出钥匙,打开家门,走进家,把鞋子脱下,放好东西,开电视。我把电视转到“湖南卫视”,看我平时爱看的。电视上,正在播放这“金芒果粉丝节”,看着何炅在说说笑笑,谢娜在歌歌唱唱,海涛在遥遥框框……我平时应该会大声笑出来的啊?今天怎么了?没事,可能是反应迟钝……反应迟钝……但是,不知为什么的,我在也不想看电视机里的小人儿,他们在笑。电视被我无声的关掉,才刚刚关上,邻居们的大笑声,快乐声,呼叫声,交织在一起,在我听来,对我成了一种讽刺,突然,眼泪已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为什么要哭呢?我又来自己问自己。我也不知道啊,出去走走好了。
走到楼下,一楼的气氛我也感觉到了,是开心的味道……看着窗子里的邻居们在快乐的狂欢,我也不知为什么会笑了一下,笑得很开心,很灿烂。我突然想起了一句话:笑的灿烂的人,其实心灵寂寞。说的没错,我就是这样。我走在大街上,看着人们在一群一群的走过,只有我是孤单一人,笑声纷纷传来,一阵比一阵大,小孩在街边放鞭炮,放烟火,人人玩的不亦乐乎……
说实话,我有一个我从来未实现的愿望,如果可以,我希望我的家不再孤单;如果可以,我希望我能天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请不要说我小孩子气,那是因为我缺少一种东西,家庭温暖。
11.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一
“过年啰!过大年了啰!”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x”年如期而至,到处充满了年味儿!新的一年新的气象,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家家户户都在这欢乐祥和的日子里欢聚一堂,共同辞旧迎新。
我家的春节过得非常有趣,非常热闹。大年三十大早,奶奶就起床忙活着晚上的年夜饭。奶奶一边忙着杀鸡,一边让看着灶头的`锅子!看她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我连忙倒了一杯白开水递给她。奶奶笑着说:“谢谢我的孙女,要大一岁了,真的懂事了。”听到奶奶的夸奖,我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就在这时,爷爷一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盘子。爸爸笑着说:“落地开花,岁岁平安。”爷爷不好意思地笑了。一旁美丽能干的妈妈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走进去一看顿时眼前一亮,令人心旷神怡。勤劳的爸爸也在忙碌着,一边拿着红彤彤的对联往门上贴,一边还唱起了山歌。我在旁边笑得门牙都快要掉了,爸爸却唱越起劲。伴着爸爸的歌声,我们全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快乐的笑容。
终于盼到了晚上吃团圆饭的时候。只见一桌子丰盛的角:有红烧狮子头——团团圆圆;玉米炒虾仁——金玉满堂,还有我喜欢吃的清蒸鲈鱼,妈妈说:“我们要年年有余。”一盘涮羊肉和将要迎来的“x”年一样喜气洋洋……看着眼前的美食,我直流口水,对着奶奶翘起大拇指说:“果然是我们家的大厨!”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这时爸爸站了起来,拿起酒杯说:“来来来,大家新年快乐。”而我也一手拿着杯子敬酒,一手拿起一只鸡退往嘴里送。妈妈笑着说:“小馋猫,慢点吃。”大家边吃边谈论着如今的幸福生活。这时奶奶说:“社会的变化可真大呀!我们要懂得珍惜别忘本啊!”是呀,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人人都为社会出把力,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屋里欢声笑语,屋外还响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闹的景象混在一起,像一首正在演奏的交响乐。
夜幕渐渐地降临了。当我抬头仰望夜空时,许多烟花陆续射入天空,五颜六色的烟花结成彩,天空被装扮得光彩夺目。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仿佛全世界都被光明笼罩着……
12.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二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大街上人们都忙着买年货,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里买新衣服。许多大人们忙着清洗着自己的房屋。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好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
春节终于到了,当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个角落,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游戏。我重睡梦中醒来,第一反应是我又长了一岁,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屋外的伙伴们一起玩耍。
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的乐园。孩子冲到鞭炮堆里去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找的数量多。看着伙伴们都认真的在寻找,我也拿着一根小木棍努力的找着。
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副副春联,我不禁想到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家家的门前都被装扮成了红色,我看到了节日的气息。还看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与祝福。
拜年是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每当到外婆家拜年时,外婆总会端来一杯用冰糖泡的冰糖茶,让我喝,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真想再喝一杯,接着就向外婆说着吉祥的话,拜完年后外婆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我的手里,此时我不必像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把红包接过,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时,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我忙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了不得,天空呈现迷人的黑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蓝的,绿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象在比美似的,只见一个金色的点,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是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你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13.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三
东阳人过春节,十一月底时就开始了。金华的火腿举世闻名,但是好的金华火腿出自东阳,所以东阳家家户户过年前都要杀年猪,腌火腿。十一月初,家家户户把猪肉撒上盐,放在大缸里面腌,大缸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腌大约一个月左右,这个过程中还要撒六、七次盐巴,不然会不够味。腊月初,家家户户把腌好火腿挂到太阳底下晒,待肉中的水分蒸发了,盐把腥味除去了,火腿就腌好了。
家家户户在做腌火腿时,还要做冻米糖。在腊月十五这天,东阳人们把蒸好的糯米放硬,用手揉团块,将其揉散,放到太阳下晒干。晒完后把糯米放到锅里炸,要炸的很脆,不然就不好吃了。炸完后把糯米和糖浆均匀搅拌,可以加些干果,这样吃起来会很香。当混合物晾干后,冻米糖就做好了。
在过年前几天,大人们都到商店里买各种红色的对联、挂饰,好在除夕那天贴在门上。
除夕那天,每个人都要洗头洗澡,好退去旧一年的.霉气,迎来新的一年。洗完澡的人才有资格贴对联,因为对联在新的一年都要贴在家门口的,要干干净净,才防止恶魔鬼怪进家。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做年菜,街上几乎没人,全部人都在家中做着各自的任务。晚上,家家灯火通明,一家老小都坐在电视前看春晚,一起包饺子。鞭炮声也日夜不绝。
正月初一早晨,许多人都要去扫墓,要对曾祖父、曾祖母,报平安,每个人都要点三根香。中午时,要去亲戚家拜年,他们会拿甜的茶水和两个煮鸡蛋来招待客人。
正月初五,街上到处都是“板凳龙”,人们用板凳把龙灯连起来,伴着鼓声走街闯巷,所到住处,锣鼓铿锵,爆竹胜*啦啪啦。约有六个人舞着龙头和龙尾,中间有几十甚至几百人举着板凳舞龙身,旋转、跳跃、起伏,游动起来的龙活灵活现。在夜里舞龙,点燃蜡烛,一条条彩龙栩栩如生、熠熠生辉。这龙一舞就舞十天,在元宵节那天,正月十五时才算结束。
春节总是过的那么快,一眨眼,就过去了。
14.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四
今年春节,博物院特别增加《记忆――方案经济时期票证展览》,展示见证我国经济开展历史的各种票证,有粮票、布票、煤票、油票、肥皂票等各种生活用品的票据。一边参观,爸爸妈妈一边给我介绍,这些票据都是方案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见证,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吃穿用度都是凭票供给,并不像现在想买什么就可以买什么。展厅里的许多老人一边参观一边感慨,因为这些老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这些票据陪他们一起度过了那些困难岁月。博物院吸引我的要属那座唐代长安城的木制小模型,这幅模型图生动地表达了盛唐时的长安不愧为当时规模大,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城市总体规划整齐、布局严整,城内街道纵横交织,还有东市、西市等大型工商业区和芙蓉园等人工园林……
走出博物院,我仿佛从历史回到了现实,节日的小雁塔到处张灯结彩,年味十足,人们携家带口,喜气洋洋。荐福花灯区那丰收的兔子是由金黄的玉米一个个串起来的,非常可爱。而那条巨龙就更加让人惊喜不已。整个龙是由青花瓷的盘子、碟子、碗、小茶杯组成,十分生动。民间工艺展区和演出区的户县农民画、风翔泥塑、剪纸、织布、洋县皮影和木偶剧不但使人感受到独特的文化内涵,还可以现场学艺,亲手制作。这里不仅让我们看个够,还能吃个饱,各地特色的精品小吃,让人一饱口福。新春庙会这极具历史文化传承意义的年节活动,让西安人的.春节过得更加传统,也更有味道。
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由的感慨万分,美丽的古城西安,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重现大唐的风采。
春节,爸爸带我回云南老家。我的老家在云南大理的一个白族小城,小城的大街古色古香,大街两侧的白族民居门上、窗户上都雕了花,屋檐、墙上画了漂亮的水墨山水、花鸟等,配上白墙青瓦,好看极了。大年初一,大街上有很多舞龙、舞狮的,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和玩具的,到处是身着民族服饰的白族人,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极了。
15.关于春节见闻的日记800字 篇十五
今年春节,我和亲戚朋友们一起去了丽江玩。想好好聚一聚,可是因为疫情的影响,所以我们只能呆在客栈里。
我们这次出行不算圆满。本来应该有7个小孩,可是两个男生太不给力,关键时刻掉链子——不来了,害得这次出行只有女生。
虽然人少了,清静了,但是我们也没有为此而感到不愉快——几个女生也可以玩得很有趣。让我感觉有点烦的是:我又是大的!又要管妹妹们!本来顺顺哥哥可以和我一起管他们的……呜呜呜。老大可“苦”了呢!连我表妹小聪也说她不想当大的',可烦、可累了呢!我太难了!
牢骚发完了,也该讲讲有趣的事儿了。虽然外面有病毒,可是年夜饭不能少啊,该聚的还是得聚,只不过小心一点就好了,所以我们几家还是出去了。
这次的年夜饭比前两年丰盛多了——主要是味道不同。有牦牛脚、鸡汤、饺子、窝窝头、银耳羹……放了满满一桌子。一整个大家庭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过新年,“勉强”团圆了。我们期待的小妹妹幼熙竟然迟到了!这让我们大家都错过了一部分的春晚。只不过她一来,就成了我们的“团宠”——可受欢迎了呢。又有人喂饭(她还小),又收获了一个被礼物包围的世界,她一晚上下来,嘴巴都没合拢过。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在回客栈的路上,幼熙可能因为太高兴,一个劲儿地要老爸抱(可能老爸人缘好吧),可是老爹用力过猛,再加上幼熙第来高原,不太适应,又做了一天的飞机,太累,结果幼熙把晚饭一下子吐了出来——有点高原反应。大家都吓坏了,急急忙忙地把她送回客栈,送水的送水,拿氧气瓶的拿氧气瓶,一下子大家都乱套了,场面一度地混乱。过了一会儿,幼熙渐渐地好了,我们大家心头的石头才落了地——放心了,各自睡觉去了。
因为后面两天大家都没得出去,宅在客栈里,没啥好干的,就不详细说了。
这就是我的春节见闻,这次的春节可真特别,希望可以过更特别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