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一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2024-09-04 13:3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注释

  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中国佛教胜地之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常常惋惜。春归:春天回去了。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转:反。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2.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二

  采莲曲

  王昌龄〔唐代〕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乱入:杂入、混入。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闻歌:听到歌声。

  始觉:才知道。

3.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三

  山行

  杜牧〔唐代〕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4.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四

  题菊花

  黄巢〔唐代〕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译文

  秋风飒飒摇动满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满寒意,再难有蝴蝶飞来采蜜。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为了司春之神,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开。

  注释

  飒飒:形容风声。

  蕊:花心儿。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报:告诉,告知,这里有命令的意思。

5.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五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6.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六

  墨梅

  王冕〔元代〕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7.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七

  题画兰

  郑燮〔清代〕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不关心他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

  注释

  顶:顶头

  突:高出周围

  稠:浓郁

  非:不是

  浮云:天上的云

  闹:喧哗

8.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八

  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代〕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9.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九

  题都城南庄

  崔护〔唐代〕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译文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从这扇门里望去,只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彼此相互映衬的绯红。

  今日再来此地,那丽人已不知所踪,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注释

  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

  人面:指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10.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11.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一

  画

  王维〔唐代〕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到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

  春天过去了花仍在争奇斗艳,人走近了鸟却没有被惊动。

  注释

  色:颜色,也有景色之意。

  惊:吃惊,害怕。

12.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二

  咏鹅

  骆宾王〔唐代〕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译文

  “鹅,鹅,鹅!”一群鹅儿面向蓝天,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13.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三

  悯农二首·其二

  李绅〔唐代〕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时分,烈日炎炎,农民还在田地里劳作,脸上的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呢?

  注释

  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14.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四

  古朗月行(节选)

  李白〔唐代〕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注释

  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15.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五

  风

  李峤〔唐代〕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也能吹开春天美丽的花。

  风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又能使万竹倾斜。

  注释

  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过:经过。

  斜:倾斜。

16.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六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7.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七

  人之初

  王应麟〔宋代〕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

  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人小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

  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18.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八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水面上的浮萍被小船划开,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痕迹。

  注释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莲:白色的莲花。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19.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十九

  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熟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到处都可以听见鸟儿的啼叫。

  回想昨夜听到的阵阵风雨声,不知有多少娇美的春花被吹落。

  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20.一年级的古诗词积累大全集 篇二十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坐小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一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