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日记>导航 > 热点专题

五年级端午节日记(精选20篇)

2024-06-06 16:4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端午节日记(精选20篇),欢迎大家阅读。

1.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一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当这天,我家就热闹起来了。

  端午节那天,奶奶总是早早的拿出自己采来的粽子叶(就是苇叶),把它煮一遍,然后放在凉水中使它变凉备用。我好奇地问:“奶奶,为啥要先煮一遍呢?”奶奶说:“不煮的话它太脆,容易断,没法包的。”哦,原来还有这样的学问呀!接着奶奶就会把已经泡好的糯米和煮好的豆馅都准备过来,这样就开始包了,我兴奋的对奶奶说:“奶奶,我也要包。”奶奶看着我跃跃欲试的样子笑着说:“好吧,首先我们要先把豆馅攥好。”于是我们先把豆馅弄成一个个豆馅团。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包了,在奶奶的指导下,我先从水里拿出几片粽子叶,叠放在一起,接着把它们卷成漏斗形,但是底部不能有洞,奶奶告诉我:“你刚刚开始学,就不要放豆馅了,直接放米就行了,先试试包一个“瞎”粽子。”我一听这句话就笑了,哈哈,原来没有馅的粽子叫“瞎”粽子呀!笑归笑我还是照奶奶说的去做了,我往漏斗形的粽子叶里放满糯米,再把粽子叶剩余的部分顺着口一压,把米封在里面,我正准备进行最后一步,把它系住,可是,这时,它确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张开了嘴,把米吐了出来,我没有放弃,在奶奶的指导下又重新开始,说实话,这个真的不好学,在奶奶几乎包完所有的粽子的时候,我终于也包好了我自己的粽子,也就是说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奶奶看着我包的的粽子高兴地说:“不错呀,琦琦真的学会了呀,样子虽然难看点,但是已经不漏米了,再好好练习练习,明年奶奶可就有帮手了”。听了奶奶的话,我高兴极了,我一定会好好练习的,明年我一定能帮奶奶一起包粽子。

  奶奶乐呵呵地把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煮,过了40分钟,美味可口的粽子就出锅了,我吃着香甜的粽子,很高兴,觉得特别好吃,因为这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

  这就是我们家的端午节,欢迎你们下次端午节来我家,吃我给你们包的粽子哦!


2.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二


  端午节是一个特殊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悲愤投江,百姓怕鱼虾哺食他的身体,就用糯米包的粽子喂养它们,划着小船驱赶它们,后来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吃粽子大家都会,可包粽子就没那么简单了。今年端午节,我自告奋勇和外婆一起忙活包粽子。外婆提前用水浸泡了一盆糯米、一碗红豆和花生,另外还准备了一碗晶莹剔透的蜜枣。接着外婆带着我去水边摘芦苇叶,青翠欲滴的芦苇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这个包粽子肯定很好吃,我咽了咽口水。回到家,外婆用开水把叶子烫了一下,我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用开水烫呀,直接包不行吗?”外婆说:“主要是杀菌消毒,另外呢,烫软了更好包。”没想到外婆这么讲究!接下来我们要正式包粽子啦。

  只见外婆拿出三片叶子,一片挨着一片排列好,用两根手指压住,旋转一圈,一个圆锥形的壳就形成了。先往里舀一勺米,放一颗蜜枣,再往里面放一勺米,然后放入红豆和花生,最后用手捏紧,将剩余的叶子覆盖上去,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线扎紧。一个可爱的圆锥形小粽子就诞生了。我看得兴致勃勃,也想自己动手试一下,但每个都半途而废,太难了!看着我沮丧的样子,外婆安慰道:“别灰心,外婆小时候也不会,长大就会了。”于是我就心安理得地等着外婆的粽子上桌了。

  剥开翠绿的叶子,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我狼吞虎咽地吃掉了一个粽子,口中还残留着香甜的味道。我对外婆甜甜地笑道:“真好吃!外婆辛苦了!”外婆摸着我的头,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3.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三


  5月5,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说的是端午节,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外婆一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糯米、粽叶、绳子等。我看着外婆把糯米放进水里泡了十分钟左右,糯米全湿了,有点胀,然后滤干水;粽叶一片一片洗干净,用开水烫好,烫过的粽叶变得更软,而且有清香飘出来;绳子也要剪成长短合适的一段备用。

  外婆首先拿着两片粽叶,一折,做成一个圆锥型的“斗”,用左手固定好,再把糯米放进“斗”里,注意不要装太满,右手把粽叶的尾巴往前拉,紧紧的盖在“斗”上,并用手指把盖的边缘压下去,弄平整以后把过长的粽叶折向右侧,用绳子绑好,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我是第一次包粽子,看着外婆流畅的动作,我觉得应该不会太难,说不定我能包得比外婆的漂亮呢。我闭上眼睛回忆了一遍外婆的动作,也学着外婆的样子,做“斗”,装米,盖盖子,可是我的盖子总是盖不紧,边也压不结实,反复练习后,总算弄得差不多的时候赶紧用绳子绑起来,我的第一个粽子包好了!我拿过去跟外婆包的粽子比一比,外婆包的粽子很精神,我包的粽子就像一个“怂包”。不过外婆说虽然我包的不是很漂亮,但是第一次包能包成这样就很不错了。我开心的拿着自己包的粽子闻了闻,发现味道特别清新。

  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用灰水煮。灰水是木柴燃烧后的灰,加水,再过滤后的水。粽子起锅了,我立刻冲上去拿起一个我自己包的粽子就咬,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我自己包的就是比我外婆包的粽子好吃。

  我喜欢今年的粽子,喜欢今年的端午节!


4.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四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如果少了这两样活动,那就不是端午节了哦!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就不要再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还有许多习俗呢!我来给你讲讲:我们南方要在端午节这天吃“五黄”,有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包黄豆瓣的粽子、雄黄酒。另外,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并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想听不它就是:“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你看,端午节多有意思啊!


5.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都与悼念屈原有关。这些活动也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个大红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话,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粽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粽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展于中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6.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六


  “初一吃糕,初二吃粽子,初三吃螺,初四吃艾草,初五吃一天。”唱着这首家乡的歌,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五月初一便开始了端午节的序幕。从初一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准备端午节的用品,其中最让人眼馋的自然要属那端午节特有的美食了。

  提到端午节,最先想起来的就是美味的粽子。粽子,三角形,有咸味、甜味,肉粽、白粽。而此时,家家户户的窗户里都会飘出粽香,芳香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我对肉粽不感兴趣,对白粽却情有独钟,所以,奶奶总要包上几个白粽让我这只大馋猫大饱口福。自家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剥开粽叶,那白白嫩嫩的粽肉,使你馋涎欲滴,轻轻咬上一口,细细咀嚼,那真是美味极了!

  大街上,巷子里也有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的,不过卖的粽子和自家包的粽子比起来可就小多了,不仅如此,价钱还很昂贵呢!但看着那一堆堆溢着清香的粽子,一个劲的诱惑你,却总也忍不住买上一两个解馋,却再也没有余香了。

  家乡的端午节除了香喷喷的粽子外,洗艾草也是一大特色。快到端午,人们就上山寻找艾草,将其用热水熬出浓郁的香味,舒舒服服的泡个艾草澡,那感觉格外清爽。俗话说:“端午洗艾草,百病都赶跑。”

  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欢乐的端午节就顺利拉下了帷幕。


7.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七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学校放三天假,是双休日和端午节加一齐的。说到端午节,也就想到了屈原,据说,屈原是农历五月初五受冤,抱着石头自投旧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屈原被鱼儿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进旧罗江中。

  妈妈和爸爸带我一齐去外婆家过,这时,外婆正煮香喷喷的糯米粽子。外婆说"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这时,外公要跟我讲讲端午节的习俗,听说江南地区他们为了驱邪,用艾,菖蒲和蒜这"端午三友"驱鬼,还有一种重要的驱鬼方法,是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时,香喷喷的粽子煮好了,刚煮好的粽子热气腾腾的,我第一个坐位子上,说"外婆,我来帮您尝尝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眯眯的说"看你这只小馋猫,好!外婆给你先来一个。"我把粽叶拨开,看到了糯米粽子,闻一闻,哇!真香啊!之后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外婆说"此刻的粽子品种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听着听着,口水都要流了下来。

  去了外婆家,我了解了不少知识,可是端午节的粽子真是太好吃了!


8.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八


  我国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传统"端午"佳节。端午节又叫"重五节"或"端阳节"。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是,当时的国王并不愿意采纳的建议,再到后来国土沦丧,屈原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两千年来,每年在端午节,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让小鱼小虾吃屈原的尸体。四面八方的人划着龙舟前来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端午赛龙舟的习俗。

  有一首儿歌是这样唱的: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爷爷奶奶家去过端午节。我最喜欢他们家端午节的那种气氛,满屋栀子花香和着棕叶、艾草的香味,寓意着生活美满幸福。最绝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仅式样好看,而且有很多中口味。蜜枣味的、红豆味的、牛肉味的、猪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节,我一下吃了七八种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涨的连路都走不动了。

  现在,中国人过端午节不光是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团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时刻牢记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9.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九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因为这样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呵呵,不知为了“吃”哦,因为嘛!嘻嘻,我也说不上来。可是,端午节可以做我想做的事,那就是:与哥哥比赛吃粽子。

  端午节的粽子极为美味,我多想再吃,因为,那是心灵手巧的妈妈为我包的.,我特别喜欢吃妈妈做的饭。端午那天,我去哥哥家,我把妈妈包的粽子,慢慢地从小口袋里拿了出来。哥哥说:“你带粽子啦!我妈妈还没给我包

  呢!”“恩,我带了。”我说“哥哥,你的妈妈真没给你包啊?”“我还骗你不成,恩,我们玩跌粽子吧!”告诉你吧!跌粽子是我和哥哥一起创的游戏,游戏规则是:

  一个人哪一个的粽子,另一个人哪一个最小的粽子,然后大粽子包开皮,小粽子也是包开皮。大粽子与小粽子黏在一起,吃一口,把一颗枣去掉,然后,大粽子去打小粽子,那样小粽子的米粒就大大粽子里来了。哈哈!我是大粽子。我和哥哥一直分不出上下,因此,我很是闷闷不乐,想:“哥哥,这是我提的游戏,还赢不了你?”哥哥突然一击,我输掉了。哥哥高高兴兴的把两个粽子放进嘴巴里。馋得我直流口水。我向哥哥哀求道:“哥哥,给我一个吧!”哥哥说:“不行,你刚才在说我的时候怎么不想你爱求我啊!”原来,哥哥看透了我的心思,我惭愧无比了。


10.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古代,端午节与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并列为四大节日,深受人们的喜爱。

  “玉粽袭香千舸竞”,端午节是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当天,大家都聚一齐,赛龙舟、吃粽子,其乐融融。这时,大人往往还会给孩子们讲为什么要包粽子、赛龙舟,也饶趣味味。

  民间,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屈原投江”的故事流传最广。相传战国时代,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可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被囚死于秦国。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伤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同年五月五日投汩罗江了。

  端午节为什么有包粽子、赛龙舟呢?因为当老百姓闻知屈原投江时,都纷纷开船打捞屈原的尸体,妇女们都包粽子,然后都把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让鱼儿吃饱后不食屈原的尸体。可是打捞了三天三夜后,还是没人打捞到尸体,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当这一天,人们都会包粽子、赛龙舟的。

  是啊,像屈原这样忠心的人真是世间少有,我也必须要像屈原一样,做一个忠心报国的人!


11.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一


  端午节,又叫龙舟节、正阳节,与、节、组成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当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传统活动,如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洗草药水、栓五色丝线辟邪等。

  每到端午节前,我们全家都会忙碌起来。姥姥会先买好糯米、肉、糖、粽叶、线等各种物品,我和妈妈则去买艾草来挂在门上。艾草刚买的时候绿油油的,仿佛刚长出来的嫩草。听妈妈说,艾叶除了驱虫作用,还有个特别功效,就是驱邪。所以,端午节也是人们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等到食材都就位后,就到了家人们各展身手的时候了。首先,提前洗好粽叶、泡好糯米、佐料分开放到备用碗中。接着,拿着两到三张粽叶先卷成圆锥形,往里面放糯米,不要放满,三分之一到一半左右,再根据口味不同,分别将糖、肉或者红枣放在糯米中间压好,然后再添放一些糯米到上头,这时要注意不要超过粽叶最低的地方,不然包不住,米粒就得遍地跑了。最后,再把粽子的“脑袋”盖上,用线捆好。我的技术还支持不到最后一步,每一次我都是让姥姥帮忙。

  包好粽子后,我们将生粽子放上蒸锅,用水蒸气的力量蒸熟它们,蒸着蒸着,粽子的味道就飘出来了,等熟了打开锅盖,一个个飘香四溢,软软糯糯的粽子宝宝就热腾腾地出炉啦!雪白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宝宝即将闪亮登场!有肉粽子、白粽子、糖粽子和红枣粽子,光是想想,口水都止不住了!话不多说,赶紧开吃。

  端午节还有个习俗,你知道是什么吗?没错,是划龙舟。虽然我没有亲眼看到过赛龙舟,但是好歹也在电视里见过——前面一位鼓手,用力敲鼓以鼓舞士气,稳定节奏,后面有很多人,大家一起用力划桨,让龙舟尽量快的往前跑。龙舟上每个人穿的衣服都不一样,他们口中喊着各自队伍的,船手们虽然汗流浃背,但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坚定,每支队伍都为了胜利竭尽全力。

  这个节日不仅让我学习到了知识,还给我带来了吃粽子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12.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二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在网上查阅了很多,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最为广泛。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人们都会把艾草插在门窗上,艾草具有象征意义,它预示着家人一年中身体健康,好运随身。而且艾草的叶子能散发一种独特的香气,可以有效地驱赶蚊子,使蚊子、苍蝇等毒虫不敢靠近。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捞救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里,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便不再去伤害屈原的遗体。

  每到端午节这天,奶奶都会给我们包种类很多的粽子,有素的,也有肉的。当然,今年也不例外。今年,为了学包粽子,我和爸爸妈妈特地早早的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知道我要学包粽子可开心了,两眼都眯成了一条缝。奶奶从厨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粽子的材料;有糯米、粽叶,还有蜜枣、花生、蛋黄、腊肉和板栗等等。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再加入一半糯米,然后放上一颗栗仁和腊肉,稍微的用力把它们压紧实,最后把剩余的空间用糯米塞得满满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包粽子这么简单根本难不住我。可当我捆线的时候,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团团转。奶奶看到我焦急的样子连忙上前帮我把一些糯米弄出了一点。“包粽子不能装太满了,但要包严实才好吃。”奶奶边说边把线递给了我。我接过奶奶手中的线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样一个完整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一口气包了好几个,而且一个比一个好,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奶奶看着我包的粽子,也直夸我心灵手巧。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了三四十分钟,粽子一出锅,一股粽香味就扑鼻而来,解开粽叶,那晶莹剔透的小东西就让人馋涎欲滴,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到了晩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香喷喷的粽子,欣赏着电视里的精彩龙舟比赛,那滋味在我看来比得上山珍海味,用人间美味来形容也不足为过,因为它饱含了家人之间的亲情。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仅吃上了美味的粽子,而且还学会了包粽子,也看到了精彩的龙舟比赛,真是乐趣无穷啊!


13.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三


  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层嫩苇叶,就像一个小孩儿穿着一件嫩绿的衣服似的。为了不让叶子散开,人们包好粽子后,还在外面缠上一根细线。细细的线,像根腰带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起,看上去很诱人。不过,要让粽子好吃,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每到端午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告诉您吧,这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殉国了。人们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悼念屈原。


14.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四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但最让我喜欢的还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听别人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一大早,我就被一阵阵热闹的声音给吵醒了,哎!我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了。换上新衣服,发现妈妈从锅里拿出了一堆粽子,热腾腾,一股糯香直往鼻孔里钻,勾起了我的小馋虫,这才想起来今天是端午节呢!

  吃过早点,我来到屋外,大人们都在忙碌着,我猜测他们一定是在准备赛龙舟。我赶紧来到水边看比赛。“加油!加油!”一阵阵加油声传进了我的耳朵。只见选手们奋力地划着船桨,有节奏的鼓声令人振奋,他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居然打成了平手呢!

  晚上,我把自己在下午做的小纸船拿出来了,再把它带到江边,拿出蜡烛把它点燃,放到小纸船里。这么多的船灯,把黑漆漆的夜晚照得像白天似的。然而,这更加体现出了端午节夜晚的美丽。我坐在椅子上,一边吃着妈妈包的粽子,一边看成群结队的精致船灯。亮光纷纷,把人们的脸照得发红。我想:“在水里的屈原一定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明亮吧!”

  看,端午节多热闹呀!我迫不及待地想过下一个端午节了。


15.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五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这个古老的节日里,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处处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在我们家的端午节可都是充实又温馨的哦!

  记得那次端午节,我们家处处洋溢着端午节的气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总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时候出去赛龙舟,那多没意思!我可不想这样过每一年的端午节,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时候,脑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来了,何不来个自己创作粽子的比赛呢。说干就干,我抓紧时间,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唤来了,开始了,我们手忙脚乱,乱包,有的嘛,包个饭团,有的嘛,包个寿司,还有的嘛,东破一个西破一个。我想:这也叫有创意?我可不想像这样的创意,我嘛,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了一个好点子,我简单做了一个爱心,别人看了看我,都很惊讶,“这就是好点子……”我不管他们说,自己忙着做。

  粽子蒸好了。妈妈来看看我们包的粽子,我连忙冲上去:“妈妈,在今天的端午节上,我想送你个礼物!”我从身后拿出了这个粽子“妈妈,这是给你的,感谢你对我的养育之恩,谢谢你给予了我生命!”妈妈看了脸上流出了晶莹的泪水。爸爸走过来,对着大家说:今天的粽子大赛,馨予获胜了,我们要感谢自己的妈妈哟!

  在这次端午节中我既是自己包了粽子,也感恩了妈妈!端午节,一个传统古老的节日,一个温馨充实的节日。多么美好的端午节啊!


16.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六


  端午节来了!我们全家都是跃跃欲试的,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每到端午节,我们就都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啊!

  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的习俗也可多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还有赛龙舟!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吃粽子了,不只是吃粽子,我还特别喜欢包粽子,这样体会到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后,那种自豪与喜悦是满满的,什么也不能代替的!

  每年端午节我都会跑到奶奶那里去帮忙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

  我一到门口,奶奶就笑呵呵地叫我进来,我跟奶奶聊着聊着突然想起了正事——包粽子!包粽子也是技术活,首先要选择上好的糯米,我精挑细选一番,最终满意地点点头!接下来就是用把粽子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填进去,要填得溢出了才差不多了,奶奶说这样有利于后面的包裹,可以使粽子里的馅料充满整个粽子。然后按照螺旋的手法,把粽叶的另一端开始慢慢的卷起来。卷到最后的样子,要留一点小尾巴。接着把尾巴全部卷起来,用大拇指把它压住,把卷起来的那一面对折过来,最后用棉线底部十字形的捆包起来,捆好不让它散开就可以了!我们把二十个粽子全部包好之后,粽子们就该下锅了!

  我耐心地等着,就等着那香喷喷的粽子出炉!“好了!”当我听到奶奶的话时,天知道我有多高兴!我急忙把脑袋凑过去,去看看我的劳动成果!耶!大功告成!我_颠_颠地请妈妈爸爸他们过来吃粽子,他们都说好吃,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每次端午节都给我带了很大的喜悦!


17.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七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传统节日,如:元旦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其他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因为我端午节过得最快乐。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听爸爸说:“战国时期有个爱国人士,他叫屈原。”屈原是文学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劝国君楚怀王联齐抗秦,但昏庸无能楚怀王听信小人,以致国破家亡。屈原听到自己国家将要灭亡,便抱着石头自投旧罗自尽。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直行洞庭湖,终不见屈原尸体,老百姓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家家户户包粽子,然后把粽子投入旧罗,让鱼儿吃饱,这样就不能吃到屈原的尸体。端午节就这样慢慢的传下来。端午节还要赛龙舟、带彩带线和挂香包等形式来纪念屈原。”爸爸说完,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快过来吖,包粽子咯!”妈妈喊道。我们连忙跑出去,我拿了两片粽叶,学着妈妈那样包,可包来包去一点都不像妈妈包的那样,反而把糯米洒了一地。我气地把粽叶丢在地上。妈妈说道:“做事不能做一半就跑了,要慢慢来,首先要把粽叶绕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按照妈妈说是那样做,包成第一个粽子我很高兴的说我会包粽子了啊,后来连续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边说边包地说:“在我们老家过端午节要插艾叶草、叶菖蒲、赛龙舟、饮雄黄酒等习俗。”包好了粽子,我们就煮起来了。过了半个多钟粽子也煮熟了,妈妈就拿给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这是我们包的粽子,不油也不腻。”几分钟过去了,一吊粽子被我们吃完了。

  哇!今天过得真快,让我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许多民间风俗,让我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地过完这个端午节。


18.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八


  一年一度的端午即将来临,我抱着万分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源于古时候,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去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我们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米中掺杂、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19.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十九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20.五年级端午节日记 篇二十


  端午节,我想吃自己包的粽子,于是就在买菜的时候叫外婆别忘了买粽叶。外婆在菜场看了一眼粽叶说:“这些粽叶不好,我们去其它地方买。”结果到了下午外婆依然没买到粽叶,直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外婆说我们自己去芦苇塘打粽叶。靠着邻居的提示,我们顺利的找到了打粽叶的芦苇塘。到了那里,我们用镰刀一片一片的把粽叶割下来,却发现老爸不见了。我们东找找,西找找,终于找到了老爸。我发现老爸手里捧着一些木耳,我真是喜出望外,原来这些木耳是树上长出来的。回家后外婆把粽子都包好了,泡在清水里,我也包了一个“漏米无敌粽”。

  第二天早晨,我吃了一个白水粽,外婆在碗里给我放了点糖沾着吃,我吃得嘴里甜滋滋的,还吃了一个跟粽子一起煮的鸡蛋,有一股粽叶的清香味。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

日记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