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2024-05-14 12:13: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手抄报,是指新闻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以纸为载体、以手抄形式发布新闻信息的报纸,是报纸的原形,又称手抄新闻。以下是®忧考网整理的《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是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逝世和缅怀他对祖国的忠贞和贡献。缅怀先人,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此节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珍惜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说明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文化遗产。可以说,端午节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2.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二

  端午节除了有悬挂菖蒲、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活动,也有着许多的习俗和民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传承和发扬的。比如,我们家乡的一项传统习俗“穿艾草”,就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将艾叶装在布袋里,系在自己的腰间,以此来驱蚊和瘟疫。在这里,我也想呼吁大家,要珍惜这些美好的传统文化,并积极宣传、传承它们。

3.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三

  端午节的传说: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四

  端午节传说: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行贿,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的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5.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五

  端午节诗句:

  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4、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6、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7、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8、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9、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6.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六

  端午节诗句:

  1、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2、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李隆基《端午》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4、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5、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7、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8、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0、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7.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七

  端午节诗句:

  1、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3、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4、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5、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6、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7、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8、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殷尧潘《端午日》

  9、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10、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端午感兴》

8.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八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为端阳、重五、龙舟节。这个节日的许多活动都与屈原有关。据传,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

  不同地区的端午节习俗也有所不同。在南方,比较常见的是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小时候,我曾和家人一起回老家过端午节,奶奶早早地包好了粽子,有红枣馅、肉馅、咸鸭蛋馅以及肉加咸鸭蛋馅的,刚出锅的粽子香气扑鼻,我一口气可以吃上两个,非常好吃。

  中午时分,爸爸带我和妹妹去观看龙舟竞赛。爸爸和叔叔们穿着统一的服装,在一艘龙舟上划桨,船头有人擂鼓,船尾有人吹哨子。龙舟在水上划过时,水花四溅,彩旗飘扬,周围欢呼声不断,非常热闹和壮观。我和妹妹在岸上为爸爸加油打气。河道两边挤满了观众,每个村庄都分河段竞赛,比赛非常激烈,争夺锦标赛。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之外,端午节还有其他的习俗,比如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挂艾草在门上,自己做香包,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节日。

9.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九

  五月五,是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洗艾澡等习俗。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粽子,粽子的口味很多,有蛋黄馅、红豆馅、红枣馅、肉馅想想都会让垂涎欲滴。每到端午,外婆都会很早开始忙碌,她会把糯米和粽叶洗净备用。首先取一张粽叶裹成一个漏斗状,这个形状像我喜欢吃的冰淇淋,也像一个小喇叭。接着将糯米装进漏斗状的粽叶里,并用手往里压紧,外婆说这样煮粽子的时候不容易破。紧接着将漏斗顶端的粽叶折下来盖住糯米,最后用线绑紧,就这样一个可爱的粽子就包好了。包好的粽子需要放进锅里煮一两个小时,煮粽子时,粽叶的清香会飘满整个屋子。煮熟的粽子像一个个白娃娃,将粽子粘上白糖,吃起来美味极了。

  除了吃粽子,在我的家乡,端午节还有洗艾澡和滚鸡蛋的习俗。清晨人们都会上山采艾草和其他药草,到处都是“碧艾香蒲处处忙”的景象,将采来的药草熬成水并在里面放入鸡蛋,药草水用来给小孩洗澡,用药草水煮熟的鸡蛋在小孩身上来回滚动,寓意驱除病灾,希望小孩能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棕香艾香满堂飘的味道!

10.二年级小学生端午节手抄报素材内容 篇十

  1、祝福就像包一个小粽子,细心选叶,精心拌馅,用心系绳,小心加水,耐心煮熟,然后送到你手中,轻轻对你说:老师,端午节快乐!

  2、当你睁开眼晴时,希望你能看到我祝福,祝你有个阳光般的心情;闭上眼睛前,要你收到我的问候,晚上做个好梦,祝老师端午节快乐!

  3、端午节,赛龙舟,龙马精神雄赳赳;熏艾草,除烦恼,晦气霉运死翘翘;品佳酿,雄黄酒,快乐心情天天有;发祝福,送问候,祝老师好运来接收!

  4、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拥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让你开心又顺心,钞票有如粒粒米,包在一起送给老师,祝老师端午节快乐、健康、长寿!

  5、你留着艾蒿发型,脑袋似鸭蛋模样,身材像大粽子,浑身散发雄黄酒的芳香。端午节别到大街上逛,否则安全难保障;到我这里来吧,我用友谊将你深藏!

二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