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原文 篇一
小的时候,游戏的种类很多,其中我爱玩的是吹肥皂泡。下雨的时节,不能到山上海边去玩,母亲总教我们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说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点儿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笔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个轻圆的网球大小的泡儿,再轻轻地一提,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软悠悠地在空中飘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轻轻地扇送,有时能飞得很高很高。
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fēn)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弱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这时大家都悬着心,仰着头,屏住呼吸,——不久,这光丽的薄球就无声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来,洒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头,揉出了眼泪。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2.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知识点 篇二
会认注音及组词:薄:báo(薄饼、薄片、脆薄)
颤:chàn(颤抖、发颤、颤巍巍)
巍:wēi(巍峨、巍然屹立)
巅:diān(山巅、巅峰、群峰之巅)
3.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知识点 篇三
会写注音及组词:皂:zào(肥皂、药皂、香皂、不分皂白)
廊:láng(走廊、发廊、画廊、廊子)
碗:wǎn(饭碗、木碗、茶碗、顶碗)
若:ruò(倘若、若是、若非、旁若无人)
透:tòu(透明、透亮、透气、恨透了)
娇:jiāo(娇气、娇艳、娇嫩、娇生惯养)
扯:chě(扯下、扯破、扯开、东拉西扯)
仰:yǎng(仰头、敬仰、久仰、人仰马翻)
串:chuàn(串联、串通、串珠、串通一气)
越:yuè(飞越、越过、超越、优越)
婴:yīng(婴儿、婴孩、女婴、育婴)
希:xī(希望、希求、希图、希冀)
4.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知识点 篇四
多音字:散:sàn(散开)
sǎn(散文)
提:tí(提水)
dī(提防)
薄:báo(薄片)
bó(薄利)
bò(薄荷)
和:hé(和好)
huó(和面)
huò(和弄)
5.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知识点 篇五
近义词:潮湿——湿润
飞越——越过
骄傲——自豪
希望——希冀
轻悠悠——轻飘飘
反义词:
潮湿——干燥
破裂——完整
透明——浑浊
自由——约束
希望——绝望
6.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知识点 篇六
词语理解:破裂:完整的东西出现裂缝、开裂。
玲珑娇软:本课指那些小肥皂泡小巧精致而柔软、娇嫩、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颤巍巍:(老年人身体)抖动摇晃的样子。
飘游:轻缓的飘动。
光影零乱:指光影闪烁,非常好看。
轻清脆丽:形容肥皂泡极轻而又纯净、美丽。
融化: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
粘稠:液体粘性和浓度大,不易流动。
7.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1、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的游戏的。
2、体会游戏过程写的有序、细致。
3、体会由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4、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
说教、学法
本课的学习以读为主,用读感悟。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抓学生对游戏的兴趣,老师用富于趣味的语言,引导理解、想象,体会玩的乐趣,体会玩中有美。努力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见过肥皂跑吗?吹过肥皂跑吗?你觉得怎么样?可是你自做过泡泡水吗?冰心奶奶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吹肥皂泡。她的肥皂泡吹的可不一般,那小小的肥皂泡经她的嘴一吹,不仅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想知道冰心奶奶是怎样吹肥皂泡的吗?赶快打开书,自己读一读课文。
(从兴趣出发,激发玩的兴趣,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检查预习字词的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对重点词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理解。)
肥皂泡:指导“皂”字的书写
渡过:补充词组“渡过————”
扯成、骄傲:给“扯”字和“傲”字组词
溶化:和“融化”通过造句比较。
屏、悬:回到文本,体会对美丽的肥皂泡的期待与害怕它破裂的心情。
三、品读感悟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你这样做也不一定就能吹出许多的泡泡,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她把做肥皂泡的窍门在文中已经告诉大家了,谁能找到?(不仅理解了“黏稠”一词的意思,学到了做泡泡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找关键词语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写作的细致。)
2、心奶奶又是怎样吹肥皂泡的?(指明几个学生读)
用“先……然后……再”说一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体会写作的有序性,锻炼语言词表达能力。)
3、冰心奶奶不仅做了,吹了,还认真欣赏了自己吹的每一个美丽的泡泡。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冰心奶奶的肥皂泡美在哪儿?
抓住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引导理解:
课文从颜色、形状两方面描写肥皂泡的美。学生能在读中体会出来说出来好。如果不能,就用“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肥皂泡的美丽?”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同时抓住“玲珑娇软”和“颤巍巍”两个词。“玲珑娇软”的小球是什么样的?引导感受肥皂泡的小巧柔韧,体会美丽可爱。“颤巍巍”:什么情况下遇到过这个词?怎样理解?引导体会肥皂泡给人梦幻的感觉。
4、冰心奶奶不但吹出了和我们一样的情趣,还吹出了遥远的想象。小小的肥皂泡让冰奶奶想到了什么呢?
抓住重点段落第五自然段引导理解:
指明读冰心奶奶想象的语句。
请一名读的好的同学范读或老师范读,引导想象: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会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表达,引导:你能带着你的想象读读吗?
5、这是美丽的肥皂泡,神奇的肥皂泡。那么在吹肥皂泡的过程中,冰心奶奶有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态度?为什么是充满快乐、骄傲、希望?(达到与冰心奶奶情感上的共鸣。)
四、回顾整体
只有心中有爱,才会留意那毫不起眼的肥皂泡,才会在转瞬即逝的泡泡上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吧!
五、作业
课下玩一玩吹肥皂泡的游戏或者其他游戏。这次要有意识的去玩,留意玩的过程,按顺序记叙下来。玩儿时还要认真观察,积极想象,像冰心奶奶那样把想象的内容记录下来。(玩与学,读与写的结合)
六、总结
冰心奶奶说“童年是真中的梦,是梦中的真,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让我们把童年美好的回忆记录在笔下,珍藏在心中。
8.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教案 篇八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六个生字,正确书写十一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3.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4.联系自己的游戏体验,以现实生活为依托进行口语交际及小练笔的练习,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儿时的作者是怎样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2.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得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玩“吹肥皂泡儿”的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把文章中的生字划出来并标上音;划出文中的多音字。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搅拌、溶化、玲珑、零乱、玉簪、仄长。
3.熟读课文,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4.同学们拿上自己亲自调配的泡泡水,一手拿着吹泡泡的小管子,自己吹一吹肥皂泡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见过肥皂泡吗?吹过肥皂泡吗?你觉得怎么样?(泡泡很美妙,吹肥皂泡很有意思!)
2.可是,你亲自做过泡泡水吗?
①(做过!)效果怎么样?(抽生回答)
A(很好、还可以)你怎么做的?泡泡从小管子的那一头冒出来了,你的心情肯定跟买泡泡水吹的孩子不一样!能告诉大家你当时的心情吗?(快乐、骄傲、自豪)
B(不好!)你分析过原因吗?如果学生摇头,说没有分析过,就告诉学生:撒手了,放弃了,哎!快乐也就从你身边溜走了!如果学生说他分析原因了,就问他原因何在,并告诉他:再小的事,哪怕是玩,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仔细地去琢磨,就能长见识,就能有收获,就可以变得能干起来。
②(没有做过。)太可惜了!做泡泡水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冰心奶奶的《肥皂泡》
二、展示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自学指导
1.打开书60页,自己读一读,请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勾出自己的重点词。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的正确、流利。
3.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生按自学指导自学课文
四、交流汇报
1.指名学生读文,读后学生评价。
2.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并组词,交流识字方法。
3.学习词语,正音,练习读,(黑板上的词语可不容易读好,会读吗?谁来试一试)学生练一练,然后齐读。
4.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五、质疑答疑
六、专训抄写课后生字并组词
七、小结说说本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八、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回顾上节学习内容,引出本节教学,板书课题
二、展示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游戏过程描写的有序及细致,并体会作者由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
出示自学指导
细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语,小组内互相交流研讨。
三、按自学指导自学课文
四、小组汇报,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理解“和弄”一词。
2.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理解“黏稠”一词。
3.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
4.读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呢?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抽学生说,教师展示课件,然后让学生读。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学生:用嘴巴是很难讲清楚的,凭空想象也很难,但是只要你亲自去吹一吹肥皂泡,你就能从那奇妙的泡泡身上找到这些词语。
五、质疑答疑:你还有疑问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六、专项训练
1.抄课文中的词语,每个两遍,抄完之后,再摘录你自己的重点词。摘录完的同学,拿起书,读一读你喜欢的段落。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七、谈学习收获
八、小练笔
你也吹过肥皂泡吗?你吹的肥皂泡和冰心奶奶笔下的肥皂泡一样吗?写一写。
9.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教学反思 篇九
《肥皂泡》,是一篇非常贴近学生生活而又高于学生生活的文章,文笔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淳朴,意境深邃精美。童年冰心吹肥皂泡,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这篇文章,除了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这就对教师有了较高要求,执教教师既要有激情,又要能够抓准、抓住时机,将孩子们引入当时的情境,带孩子们走入“肥皂泡的世界”。并且设计引读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感受,还要做到步步深入。同时教师在朗读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动作、表情带孩子们入境,做到一气呵成,这样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做好事和忘情地跟你一起叙述,忘记自我,进入情境)在我执教时,孩子们基本进入情境,多数孩子一直跟我一起深情地对肥皂泡说着,以至于后我说:“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时,孩子们听断了半秒才开始说话,有的甚至还在与我一起对“肥皂泡说这句话(这指“看着这肥皂泡远去,你想说些什么”)。我想是因为他们太投入了吧。但我确实喜悦的,因为我终于做到了把孩子引入文本的情境中!
我想以后再讲这节课时,我会提前让孩子们进行练笔,写出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样子。将他们自己的作文与冰心的作品进行两次比较,放在第一课时之前,起激趣作用。另则放在学习文章之后,再将自己文章与冰心的文章进行比较,感受冰心语言的语言魅力,使孩子们对冰心产生敬佩之情,对冰心其人、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了吧,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同时也做到了真正学语文吧。
10.小学三年级语文《肥皂泡》教学反思 篇十
《肥皂泡》写了冰心记忆中的童年游戏,文章贴近学生生活,文笔清新,情感真挚。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文中难懂的句子。教学设计中,我既抓住了单元要素,又关注了课后习题“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这一要求。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板块,每个板块设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第一板块:学习第3自然段,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在教学实施中,我带着学生梳理做肥皂泡到吹肥皂泡的过程,圈划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发现把这个过程说清楚的秘诀是:抓住关键词(动词)+用好连接词;学生进行尝试说一说。在此基础上,把这一方法拓展到学生生活中,让他们用上这种方法来说一说自己的做过的一件事,从而把方法进行一个迁移,让学生进行一个实践的训练。
第二板块,学习第四自然段,用上多种方法理解描写肥皂泡样子的语句。在这一段的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这句话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学生: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的?如联系生活、借助图片理解“五色的浮光”,拆字法理解“轻清透明”等,然后让学生归纳得出:要理解一个句子,就要先理解句中关键词的意思。然后由扶到放,让学生说说对另外几句话的理解。交流中再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利导,让学生在交流中实践理解词语的方法,并借助板贴进行梳理归纳。
第三板块,学习第五自然段,想象肥皂泡飞去了哪些地方。先让学生想象文中描写肥皂泡飞去哪儿的画面,体会肥皂的美丽梦幻,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着来写一写。
整体课上下来的感觉是,达成了一定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展开得不够充分,教授的方法没有得到充分的实践,对于优秀的学生可能会了,但是对于一部分的学生可能还需要更多时间的指导、引领。如第一板块中学生练习说话的的环节应该让可以展开小组说,再指名说,这样参与的学生面就更广了。第二板块中,在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的意思中,可以让学生讨论的更充分。总而言之,教学实践下来,课堂内容的安排过于密集了些,如果要把这堂课的内容上得更扎实,也许上成三课时会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