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婴幼儿>导航 > 最新信息

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精选10篇)

2024-03-18 16:42: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态之一,包含了如树木、灌木、藤类、青草、蕨类,及绿藻、地衣等熟悉的生物。植物可以分为种子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等,以下是®无忧考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1.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一

  铁树开花[tiě shù kāi huā]

  释义:铁树也叫苏铁,常绿乔木,不常开花。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

  出处: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吴浙间尝有俗谚云,见事难成,则云须铁树开花。”

  铁树生长缓慢,一般15~20年树龄的老树可开花,不易看到开花,故有“千年铁树开花”的说法,言其开花较少。但其实,只要温度等条件适宜,铁树年年都可以开花!铁树在南方生长环境良好时,每年可见开花,如果把它移植到北方种植,由于气候低温干燥,生长会非常缓慢,开花也就变得比较稀少了。铁树花雌雄异株,在南方时,铁树花期可长达1个月之久,一般在6~8月间开的是雄花,10~11月开的雌花,雄花花序为柱状花序,雌花为球形花序,因而比较容易辨认。

2.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二

  华而不实[huá ér bù shí]

  释义:华:通花,开花;实:果实,结果。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不认真不老实。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

  出处:

  1、《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七十里,曰半石之山,其上有草焉,生而秀,其高丈余,赤叶赤华,华而不实,其名曰嘉荣,服之者不畏霆。”

  2、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3、《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

3.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三

  藕断丝连[ǒu duàn sī lián]

  释义:藕已折断,可还有许多丝连接着未断开。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三情中,其多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

  出处:唐·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藕是莲(荷花)的地下茎,深埋在泥泞的池塘中。植物要生长,需要运输水和养料的组织,这些组织就叫导管和管胞。它们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果等器官中宛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藕的导管壁增厚部连续成螺旋状,特称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4.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四

  逃之夭夭[táo zhī yāo yāo]

  释义:由桃之夭夭引申而来,原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表示逃跑得无影无踪,是诙谐的说法。

  出处:《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之夭夭”表示“逃跑”义的最早用法出现在明代,《石点头·贪婪汉六院卖风流》:“妹子想起哥哥这样赌法,贴他不富,连我也穷,不如自寻去路,为此跟着一个相识孤老,一溜烟也是逃之夭夭。”

  后人用谐音将“桃”改成“逃”,作为“逃跑”的诙谐语。

5.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五

  兰桂齐芳[lán guì qí fāng]

  释义: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又比喻子孙后代一起取得荣华富贵。

  出处:清·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后续,高鹗续的《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兰即兰草,古人常以它与芷草并称为芷兰,比喻才质之美。桂即桂花。古人以“折桂”比喻科举及第,而桂花也兼备了类似的象征意义。用桂花和兰草合成吉祥图画,特指对家中子弟个个成才的祝愿,图称《兰桂齐芳》。此外,民间亦有专以却诜之言为本的《蟾宫折桂》图,画小儿嬉戏桂树之下,预祝子弟绵绣前程。

6.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六

  明日黄花[míng rì huáng huā]

  图片

  释义: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出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黄花,就是菊花,“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凋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重阳(农历九月初九)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骚客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苏轼曾写过一首诗,《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意思是:(朋友啊),既然已经来了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日赏花为好。因为,如果等到“明日”,重阳已过,菊花凋零,那么不但连人觉得无趣,恐怕连蝴蝶看了也会犯愁的。

7.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七

  荆棘载途[jīng jí zài tú]

  释义: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从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左传·襄公十四年》:“乃祖吾离被苫盖,蒙荆棘,以来归我先君。”孔颖达疏:“言无道路可从,冒榛薮也,说其穷困之极也。”

  荆棘是一种植物,它原来是指两种植物:荆和棘。棘与荆在野外常混生,因此就产生“荆棘”。荆:荆条,无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丛生为丛莽。也泛指丛生于山野间的带棘小灌木。荆棘丛生最易阻塞道路。

  注意:“载”读zài,不读zǎi。

8.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八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释义:比喻梦幻的事,根本不能实现的企图和愿望,或是那些虚幻、一场空的事物。

  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fén)醉后梦入大槐安国,官任南柯太守,二十年享尽荣华富贵,醒后发觉原是一梦,一切全属虚幻。

  柯,草木的枝茎树干,如:柯枝(枝条);柯条(枝条);柯叶(枝叶);柯干(枝干)。南柯,就是一棵大槐树朝南的一根树枝。

9.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九

  南橘北枳[nán jú běi zhǐ]

  释义: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橘:芸香科柑橘属常绿乔木,果实扁圆形,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

  枳:也叫枸橘,芸香科枳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果实球形,味苦酸。

  其实这两种树同科不同属,其实是不会随意变身的。

10.描写植物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篇十

  叶落知秋[yè luò zhī qiū]

  图片

  释义: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出处:《续灯传录》:“弦动别曲,叶落知秋。”

  在古人眼里,梧桐是百树,地位很高。梧桐候期比较高,秋天往往刚过中秋,叶片就发黄、脱落。传说中它通明神谕,呼应宇宙,知时知令,正如《花镜》中所说:“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

婴幼儿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