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三>导航 > 备考辅导

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2024-03-12 16:25: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

1.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一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

  ③明矾、溶液净水

  ④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⑥水泥硬化

  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⑨硅胶的制备:含水4%的叫硅胶

  ⑩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2.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二


  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3.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三


  氢氧化钠

  1、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2、溶解时放热:涉及到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将浓氨水滴加到氢氧化钠固体上,其反应原理为:一是NaOH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促进了氨水的分解,二是提供的大量的OH—,使平衡朝着生成NH3的方向移动。与之相似的还有:将浓氨水或铵盐滴加到生石灰上。涉及到的方程式为NH4++OH—NH3?H2ONH3↑H2O。

  3、与CO2的反应:主要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CO2少量和过量时,产物不同)。

  4、潮解:与之相同的还有CaCl2、MgCl2、

4.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四


  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NaCl(熔融)电解2Na+Cl2↑;MgCl2(熔融)电解Mg+Cl2↑;2Al2O3(熔融)电解4Al+3O2↑.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Fe2O3+3CO高温2Fe+3CO2↑;WO3+3H2高温W+3H2O;ZnO+C高温Zn+CO↑.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Fe2O3+2Al高温2Fe+Al2O3(铝热反应);Cr2O3+2Al高温2Cr+Al2O3(铝热反应).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2HgO加热2Hg+O2↑;2Ag2O加热4Ag+O2↑.

5.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五


  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6.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六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液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7.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七


  1、Na、K:隔绝空气;防氧化,保存在煤油中(或液态烷烃中),(Li用石蜡密封保存)。用镊子取,玻片上切,滤纸吸煤油,剩余部分随即放人煤油中。

  2、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镊子取,并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3、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瓶盖严密。

  4、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5、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6、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7、NH3o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

  8、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

  9、Fe2+盐溶液、H2SO3及其盐溶液、氢硫酸及其盐溶液:因易被空气氧化,不宜长期放置,应现用现配。

  10、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8.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八


  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9.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九


  1、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

  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其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的元素是Cl

  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

  5、其氢化物沸点的非金属元素是O

  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

  7、常温下其单质有颜色气体的元素是F、Cl

  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

  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

  10、导电性的金属是Ag

  1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

  1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

  1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

  1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K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1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1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0、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2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2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10.高三化学知识点整理上册 篇十


  1.碱性物质:

  ①碱性:NaOH、NH3·H2O、NaHCO3、Na2CO3、NaAlO2、Na2SiO3等

  ②碱性+氧化性:Na2O2、NaClO、NaNO2、Fe(OH)3等

  ③碱性+还原性:Na2SO3、Na2S、Fe(OH)2等

  2.酸性物质:

  ①酸性:HCl(稀)、H2SO4(稀)、H2CO3、NaHSO4、AlCl3、NH4Cl等

  ②酸性+氧化性:HNO3、H2SO4(浓)、HClO、FeCl3、CuSO4等

  ③酸性+还原性:H2S、H2SO3、HI、FeSO4等

  3.中性物质:

  ①中性:Na2SO4、CaCl2、Ba(NO3)2等

  ②中性+还原性:NaI、KBr等

  如果反应物都是碱性物质,它们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Na2O2+Na2S+2H2O=4NaOH+S↓

  同理,如果反应物都是酸性物质,若不发生复分解反应,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就可以完成方程式的书写。

  例如:2FeCl3+2HI=2FeCl2+2HCl+I2

  当然,如果是酸、碱性物质与中性物质反应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1)发生生成沉淀的复分解反应;

  例如:CaCl2+Na2CO3=2NaCl+BaCO3↓

  H2SO4+Ba(NO3)2=BaSO4↓+2HNO3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2NaI+Na2O2+2H2O=4NaOH+I2

  2NaI+2FeCl3=2FeCl2+2NaCl+I2

  在高中涉及的反应中,难度较大的是以下两类反应:

  ①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②既有酸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与既有碱性又有氧化性的物质之间的反应。

  这两类反应我们既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又要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书写时应该考虑氧化还原反应优先原则,再考虑复分解反应。

  例如:

  ⑴2FeCl3+Na2S=2FeCl2+2NaCl+S↓

  ⑵H2S+NaClO=NaCl+S↓+H2O

  ⑶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⑷6HI+2Fe(OH)3=2FeI2+I2+6H2O

高三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