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导航 > 最新信息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2024-03-04 16:20: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下面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仅供大家参考。



1.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一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2.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二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大不相同。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意思。随着军营的号角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从四面纷纷响起,层峦叠嶂里,烟雾弥漫,残阳西沉,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城门。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返回故里。只听羌笛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难以入睡。将军和士兵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3.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4.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四


  朝天子·咏喇叭

  明·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喇叭锁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

5.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五


  山坡羊·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当时奢侈今何处?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译文】在骊山上四处看看,阿房宫已经被一把火烧没了,当时的繁华富貌,现在在哪里?

  只看见了荒凉的草,水流回旋弯曲,到现在遗留的仇恨像烟雾一样。列国的周齐秦汉楚,这些国家,赢了的,都变成了灰烬;输了的,都变成了灰烬。

6.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六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译文】三年来戎马倥偬颠沛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山河都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培养我的故乡。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7.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七


  满江红

  清 ·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8.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八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语文注会】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9.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九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10.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篇十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初三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