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课件>导航 > 最新信息

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精选10篇)

2024-01-30 17:36: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它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使用课件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情绪,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查看更多请点击®无忧考网课件频道。

  

1.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一

  [设计思想]

  通过本次活动帮助幼儿知道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初步理解一个人的力量小,有困难要找同伴帮忙,用音乐培养幼儿的道德品质。让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以此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好交往。

  [活动目标]

  1、能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情节,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2、能在游戏中体会到同伴之间友好交往、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课件,小蚂蚁头饰若干,豆子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导入语:老师和幼儿都戴上蚂蚁头饰,用游戏的口吻说:“孩子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到外面玩玩吧!”

  2、一起做《健康歌》律动,训练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

  二、欣赏课件,感受歌曲,理解歌词的内容。

  欣赏《蚂蚁搬豆》的课件,提问:

  1、一只蚂蚁在哪里看见一颗豆?

  2、小蚂蚁自己能搬动吗?为什么?

  3、它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4、后蚂蚁把豆搬回家了吗?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播放课件,幼儿学习歌曲。

  2、引导幼儿用好听、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提问:为什么一只蚂蚁搬不动豆子呢?帮助幼儿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四、分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1、教师与幼儿示范表演。

  2、请幼儿自由选择头饰,随音乐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五、随音乐放松结束。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做体育游戏《蚂蚁搬豆》,进一步体会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2.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二

  【活动目标】

  1、感应AB曲式和乐句。

  2、用不同的形式表现音乐。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挂图、彩带、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P2,以故事的情境引入。

  二、聆听音乐。

  1、老师播放音乐磁带,幼儿静静聆听。

  2、手之舞

  A段:手臂飘点出旋律的高低。

  B段:在空中画出4个乐句。

  3、飘带之舞

  A段:聆听老师哼唱唱名旋律。

  B段:在四周的空中划出4个乐句的线条。

  三、律动感应AB曲式。

  1、全体围圈

  A段:模唱唱名旋律。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

  A段:面对面模唱。

  B段:两人一根彩段划船。

  四、出示图片P3,讲故事。

  感应两个小节的乐句:二个6拍

  每2小节换拍肢体部位,走2小节换方向。

  五、音乐与舞蹈。

  1、分组进行表演。

  A段:打击乐器伴奏。

  B段:彩段划船。

  2、两人一组,拿一根彩带。

  A段:左右摇晃。

  B段:两人一前一后随乐句划船。

  六、游戏书。

  A段:依树叶高低,唱出旋律的唱名。

  B段:画出青蛙的船浆及水的涟漪。

  

3.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三

  活动目标:

  1、能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

  2、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表现出歌曲欢快的情绪。

  3、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唱的情绪。

  活动准备:

  念白部分的节奏卡,《数高楼》歌曲磁带。

  活动建议:

  1、请幼儿会议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高楼?高的有几层?

  2、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的变化表现高楼。

  (1)教师用自己的身体动作表现一座高楼,如:下蹲,半蹲,高举双手等,请幼儿猜一猜是几层楼,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自由想象还可以用什么样的动作表现高楼。

  (3)分别请幼儿表演,其他幼儿模仿。

  (4)出示节奏卡,引导幼儿变化手的动作表演念白部分。

  3、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1)播放录音或教师弹奏歌曲,请幼儿欣赏。

  (2)请幼儿分句跟唱。

  一层楼两层楼三层四层五层楼拍腿插腰拍肩拍头上举

  (3)请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4、请幼儿进行表演唱,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1)请幼儿边唱边变化手的动作进行表演。

  (2)引导幼儿多人合作表演高楼,如:五人站成一排蹲好,在歌曲的伴奏下,第一名幼儿抬头,第二名幼儿半蹲,第三名幼儿跪撑,第四名幼儿立正站好,第五名幼儿踮脚并双手上举。

  (3)请幼儿合作表演,并创新更多的表演方法,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可再次进行1—2遍。

  

4.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四

  活动目标:

  1.借助沙画、图谱理解歌词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能在自主学习、接龙游戏、传递爱心等过程中大胆演唱。

  3.感受歌曲中爱的情感,体验爱的温暖和快乐。

  4.借助已有经验、图片和老师的提问,理解并记忆歌词。

  5.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沙画视频、沙画台、三角架、投影仪、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了,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吧!

  教师:平时谁很爱你?你还听过谁对谁说我爱你?

  (二)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一段歌词。

  (1)幼儿分组欣赏沙画视频,引出第一段歌词。

  (2)幼儿回答,教师逐一出示图谱。

  (3)有节奏的朗诵第一段歌词。

  2.有感情的学唱歌曲第一段。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一段。

  (2)幼儿有感情地学唱。

  (三)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内容,并尝试演唱。

  1.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1)师幼讨论:如果有人对你说我爱你,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感觉?

  (2)自主学习,理解第二段歌词。

  (3)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谱。

  2.学唱歌曲第二段,并能掌握歌曲中的难点。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二段。

  (2)幼儿练习演唱,并能注意"力量"的"量"字音拖得特别长。

  (四)完整学习歌曲。

  1.完整欣赏沙画。

  2.幼儿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多元练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1.接龙游戏,演唱歌曲。

  2.传递爱心,趣味演唱。

  

5.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五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欢乐的情绪,乐意模仿和创编猴子跳舞的动作,激发幼儿玩音乐游戏"猴子学样"的兴趣。

  2、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3、在活动中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

  活动准备:

  1、已有经验: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看过猴子学样的动画片,会模仿猴子的动作并能给相关动作命名如:猴子摘香蕉、猴子回头看、猴子饶痒痒等。

  2、材料准备:《恰恰恰》音乐、事先画好的猴子学样舞谱、两顶帽子。

  活动过程:

  一、说说做做—调皮的猴子

  简单回忆故事"猴子学样"

  师: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是怎样?(幼儿自由回答:调皮、可爱,并请幼儿模仿猴子的动作)

  幼儿自由讲述猴子活泼调皮并做做相应的动作。

  二、编编跳跳—猴子的舞蹈

  1、欣赏猴王的表演

  师:听过猴子学样的故事吗?小猴子特别喜欢学样,今天猴王学了个舞蹈请你们来看看有些什么有趣的动作?

  2、说说、学学猴王跳舞的有趣动作。

  师:刚才你们看到猴王表演了哪些有趣的动作?(幼儿个别讲述并跳跳猴王的舞)

  3、幼儿集体跳跳猴王的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学的可真像,我们一起来和猴王跳跳猴子的舞吧!

  4、看舞谱跳猴子舞

  (1)教师出示"猴子学样"舞谱(根据音乐、动作画的舞谱)。

  (2)幼儿讲述自己对舞谱的理解,并看着做做单一的动作。

  (3)教师点谱提示,幼儿集体看舞谱跳跳猴子舞。

  5、大家一起编编"猴子的舞蹈"

  6、游戏

  一个帽子:大家围成一个圈,用一个帽子来传递,一边传递一边说:"朋友你好,帽子真好看(耸耸肩),唱到"哎呀呀"的时候帽子就可以戴在哪个小朋友的头上,他就会成为猴王,可以到中间来跳舞。

  

6.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2、感受曲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体会繁忙的采茶场面与气氛。

  3、知道茶叶长在茶树上,茶叶能泡水喝。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和图谱。

  2、录音机及采茶录音带。

  3、茶叶及杯子。

  活动重点:

  幼儿通过音乐律动练习,熟悉节奏,从而了解曲子活泼、欢快的情绪。

  活动设计:

  1、活动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在音乐声中入场,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郊游吧!这里的景色可真美,看!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课件,懂得茶乡有许多茶树,知道采下的茶叶经过简单的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利于健康,了解关于茶叶的简单知识。

  (2)欣赏音乐,让幼儿感受曲子的内容,并随意做出喜欢的动作。

  (3)教师与幼儿一起探讨采茶的方法:左手提篮子,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将茶叶采下来,指导幼儿放茶叶的时候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

  (4)引导幼儿根据采茶的音乐,学习采茶的动作,要手到眼到,合拍表演,让幼儿体会和感受音乐中繁忙的劳动场面和气氛。

  (5)学会律动后,教师引导幼儿即兴创编动作表演,把音乐分成两部分,第一段为去茶园的路上,第二段为采茶。

  (6)出示图谱,让幼儿学会根据图谱来欣赏曲子,并做出相应的律动。

  (7)教师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整的表演律动,激发幼儿对采茶律动的兴趣。

  3、活动结束: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采来的茶叶送给客人,结束本次活动。

  

7.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七

  一、活动目标:

  1、继续学习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2、尝试根据图片、动作的提示理解歌词,并进行演唱。

  3、让幼儿体会恬静、优美的合唱效果给人带来的享受。

  4、让幼儿感受到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相应的图片6张

  三、活动过程:

  (一)、练声《山谷回音真好听》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1、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2、分角色合唱衬词。

  (三)、学习歌曲

  1、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出示小娃娃:小娃娃玩累了,想睡觉了,怎么办呢?

  (2)怎样来哄娃娃睡觉?

  (3)你们听,老师是怎样来哄娃娃睡觉的?(老师深情的哄娃娃睡觉,范唱歌曲一遍)

  2、根据图片、动作,理解歌词。

  (1)歌曲哪些是摇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2)摇着哪些宝宝呢?(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

  (3)还有谁呢?

  (4)白云、浪花、风儿在干什么?(引导幼儿分别做飘、翻、吹的动作)

  3、完整地演唱歌曲。

  (1)欣赏旋律一遍,感受旋律恬静、优美的意境。

  (2)用动作、图片提示,尝试把词填入,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

  (3)第二遍引导幼儿用连贯、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

  (4)第四遍合作演唱,两位幼儿结伴,用手搭成摇篮,深情地演唱歌曲。

  4、分角色合唱衬词。

  (1)老师唱歌词,幼儿哼唱衬词。

  (2)男女分角色合唱2遍。

  四、活动延伸:

  还有哪些是摇篮,摇着谁呢,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编一编,唱一唱好吗?

  

8.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八

  设计思路:

  音乐能够启迪人们的智慧,音乐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于在幼儿期的幼儿来说,音乐的教育作用功不可没。

  《单簧管波尔卡》这一国外名曲,以其明快、简洁的2/4旋律,悠扬、流畅的曲调广为流传。在幼儿园的音乐欣赏活动中,加入本曲的介绍,使幼儿初步了解”波尔卡“这一音乐曲式的特点,进一步掌握2/4旋律的节奏:xxxx,xx,xx使幼儿在音乐的熏陶中,插上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王国中漫游,翱翔。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难点: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能够根据老师的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结构特点并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尝试用各种身体动作创意地表现滚动、飘扬等运动方式。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自制音乐图谱一幅。

  2、乐曲《单簧管波尔卡》,录音机。

  3、碰铃、铃鼓、双响筒各14个。

  活动过程:

  1、谈话: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好玩的梦……引入新课。

  2、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

  A、请幼儿听音乐,看老师演示图谱。

  B、鼓励幼儿伸出食指和老师一起演示图谱。

  C、说一说音乐一样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什么?(风车)音乐不一样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不一样的枝条)

  3、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变动作。

  风车是怎样旋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枝叶是怎样飘扬的,可以做什么动作?

  选取三个动作,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4、跟着音乐演奏:

  A、请幼儿跟音乐节奏进行徒手练习拍手。

  强调幼儿要学会看教师的手势指挥。

  B、幼儿分组手拿碰铃、铃鼓与双响筒跟音乐演奏。

  在演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演奏情况进行及时纠正,注意各乐器的相互配合,能够服从教师指挥。

  5、总结幼儿活动情况,予以适当鼓励。

  

9.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0X0XX00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10.幼儿园音乐活动课件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2、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3、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

  活动过程:

  (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

  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

  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

  2、反复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

  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

  4、图谱的第一行和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

  (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

  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

  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

  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

  (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

  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

  (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

  ①用三角铁演奏,乐曲。

  ②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

  ③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

  (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后一段。

  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

  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

  (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

课件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