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二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及练习题

2023-12-27 11:3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重大科技进展无不以数学息息相关。没有了数学就没有电脑、电视、航天飞机,就没有今天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一

  一、复习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习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习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习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习。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习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平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习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2.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二

  一、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习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习、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习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习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习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习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如复习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习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习。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3.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篇三

  一、复习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习,查缺补漏,使学习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平低下,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习阶段

  1、分块复习。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习之后,结合习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习。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习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习

  四、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习。

  (五)综合练习和测试

  复习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习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习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

  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习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习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习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习计划。

  七、复习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1课时

  2、表内乘法……………………………………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5、专项复习1:口算练习……………………1课时

  6、专项复习2:解决问题……………………2课时

  7、综合复习…………………………………10课时

4.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四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东东身高1()35(),教室长8(),课桌高70()。他的文具盒长20(),字典厚3()。

  【答案】①米/m

  ②厘米/cm

  ③米/m

  ④厘米/cm

  ⑤厘米/cm

  ⑥厘米/cm

5.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五

  按规律填数:

  (1)(),(),30,24,18,12,6。

  (2)5,9,10,18,15,27,(),()。

  【答案】(1)①42②36

  (2)①20②36

6.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六

  1.有一堆苹果,比3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这堆苹果有()个。

  【答案】36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应该用乘法计算。因为,分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所以这个乘法中的两个乘数大小相同,但积必须在30到40之间,在乘法口诀里可以找到,只有6×6=36这个才是正确答案。

  2.小东在做加法计算时,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5,算出的和是66,正确的和是()。

  【答案】96

  【分析】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5,也就是把80看成了50,80-50=30;

  故,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8看成了5,算出的和会比原来少了30。则,要得到正确的和,就需要用66加30求出和;据此解答。

  【详解】80-50=30

  66+30=96

  故,正确的和是96。

7.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七

  1.与4+4+4+8相等的乘法算式是哪道?()

  A.4×44

  B.8×3

  C.4×5

  【答案】C

  【分析】将算式中的数转化为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即可求解。

  【详解】4+4+4+8=4+4+4+4+4=4×5

  故答案为:C

  2.把48个球全部装进盒子里,每盒装6个,需要()盒子。

  A.7个

  B.8个

  C.9个

  【答案】B

  【分析】用48除以6,商就是需要的盒子数量。

  【详解】48÷6=8(个)

  所以需要8个盒子。

  故答案为:B

8.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八

  1、河里游来一群小青蛙,1只青蛙()条腿,5只青蛙()条腿,()只青蛙36条腿。

  【答案】①4

  ②20

  ③9

  【分析】我们知道,一只青蛙4条腿;求5只青蛙几条腿,也就是求5个4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求几只青蛙36条腿,也就是求36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

  【详解】4×5=20(条)

  36÷4=9(只)

  故,1只青蛙4条腿,5只青蛙20条腿,9只青蛙36条腿。

  2、26个5相加的和是();3和7相加的和是()。

  【答案】①30

  ②10

  【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可以用乘法列式计算。求3和7的和用加法。

  【详解】5×6=30,7+3=10

  故,6个5相加的和是30;3和7相加的和是10。

9.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九

   在括号里填上“>”“<”或“=”:

   52( )5+2   5+3( )24÷4   9米( )90厘米

   3+3( )3×3    72÷8( )8×9    3厘米( )300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10.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篇十

  1.老师买来42颗巧克力,分给明明和他的6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多少颗巧克力?

  【答案】6颗

  【分析】明明和他的6个好朋友,一共有7个人;把巧克力的总数平均分成7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列式计算。

  【详解】1+6=7(人)

  42÷7=6(颗)

  答:平均每人分6颗巧克力。

  2.王大妈的小菜园里种了6行白菜和5行茄子,白菜每行8棵,茄子每行7棵。一共种了多少棵白菜?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

  【答案】48棵;35棵

  【分析】种了6行白菜,白菜每行8棵,求一共种了多少棵白菜;也就是求6个8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种了5行茄子,茄子每行7棵,求一共种了多少棵茄子;也就是求5个7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详解】8×6=48(棵)

  7×5=35(棵)

  答:一共种了48棵白菜,35棵茄子。

二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