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导航 > 网址推荐

遵义医科大学:https://www.zmu.edu.cn

2023-11-29 17:0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遵义医科大学(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无忧考网搜集的遵义医科大学网站网址,仅供大家参考!



  遵义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947年的大连医学院,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整体南迁贵州省遵义市并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6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82亩,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图书资源总量346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下设29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生理学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外科学家陈荣殿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2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8人。有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中国科协人才托举计划2人,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共62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管专家(Ⅰ类)7人,省管专家(Ⅱ类)37人,二级教授30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

  现有本科专业34个,本科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法学7个学科门类。有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一流专业占比76.47%。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获7年有效期,是目前我省高校医学专业认证以来的好成绩,护理学专业认证获6年有效期,口腔医学专业高质量通过认证,2016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一流本科课程7门,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2018年以来获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贵州省本科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20年开设南山班,全力推进以“临床医学专业南山班综合改革”为引领的全类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计划2.0。高质量开展全科医学人才培养,2020年在全国定向医学生培养10周年工作会议上主旨发言(全国仅4所高校),2021年作为全国典型高校在教育部“办实事见实效”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成为贵州的标杆和全国的示范典型。2022年获批大创项目97项,占全省立项总数的10.19%;2022年至2023年8月,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一等奖26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70项,优秀奖35项;省部级一等奖145项,二等奖283项,三等奖445项,优秀奖37项,学校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恢复高考后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个,同时拥有全省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二级硕士点,研究生教育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法学4个学科门类。药理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6个,贵州省重点学科10个。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大健康医药学科群”入选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Ⅰ类学科群,临床医学和药学是贵州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5个大幅实现增比进位,其中,2个学科排名贵州第一。2020年学校自然指数综合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187位。在2020—2022软科中国好学科排名中,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均入围前50%。近年来获贵州省研究生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学校现有生物样本库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8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成果”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39项,其中,省高科学技术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发表高水平论文6114篇。

  各附属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8个,省级重点学科25个;培训基地1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分中心4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住培专业基地53个(含重点专业基地3个)。省级医疗控制中心11个,省级专科培训基地14个。

  遵义医科大学:https://www.zmu.edu.cn/

教育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