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一>导航 > 备考辅导

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2023-11-23 12:5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学好物理,有利于你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大自然,更好地生活。

1.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一


  共点力的平衡

  1、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上的同一点或力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以视为共点力。

  2、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的实质是加速度为零的状态。

  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ΣF=0。

  若采用正交分解法求解平衡问题,则平衡条件应为。

2.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二


  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3.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三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

  2.曲线运动的速度:

  ①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

  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5.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五


  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6.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六


  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见第一册P67〕

  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7.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七


  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

  从静止出发,只在重力作用下而降落的运动模式,叫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最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地球表面附近的上空可看作是恒定的重力场。如不考虑大气阻力,在该区域内的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非指向地心),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只有在赤道上或者两极上,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也就是重力的方向)才是指向地球中心的。

  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

  (1)Vt=gt

  (2)h=1/2gt^2

  (3)Vt^2=2gh

  这里的h与x同样都是指位移,一般在自由落体中用h表示数值方向的位移量。

8.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八


  弹力

  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

  (1)两物体必须直接接触,

  (2)量物体接触处有弹性形变(弹力是接触力)。

  3、方向:弹力的方向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4、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1)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其弹力可为拉力,可为压力;对弹簧秤只为拉力。

  (2)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即只为拉力。

  (3)点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或接触面的切线方向)而指向受力物体。

  (4)面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5)球与面接触时弹力的方向,在接触点与球心的连线上而指向受力物体。

  (6)球与球相接触的弹力方向,沿半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而指向受力物体。

  (7)轻杆的弹力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杆可提供拉力也可提供压力。

  (8)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动力学规律判断.

  说明:

  ①压力、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若是曲面则垂直过接触点的切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

  ②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③杆既可产生拉力,也可产生压力,而且能产生不同方向的力。这是杆的受力特点。杆一端受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

9.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九


  牛顿第一定律

  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的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3、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本身的特征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4、惯性是不能被克服的,但可以利用惯性做事或防止惯性的不良影响。

  5、不要把惯性概念与惯性定律相混淆。惯性是万物皆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则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定律。

10.高一物理科目期末知识点 篇十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高一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