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高一>导航 > 备考辅导

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2023-11-08 11:57: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1.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


  1、隔离

  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

  2、直走直走咸阳

  古义:趋向;今义:行走

  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

  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8、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9、可怜可怜焦土

  古:可惜;今:怜悯,同情。

2.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二


  文言虚词

  1.而

  ⑴连词,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跂而望矣

  ⑵连词,表转折: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⑶连词,表并列: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蟹六跪而二螯

  ⑷连词,表承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⑸连词,表递进: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于

  (1)介词,从: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介词,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介词,表对象,可以不译:善假于物也

  3.之

  ⑴代词:青,取之于蓝(代靛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代冰)

  ⑵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⑶助词,的: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⑷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不如须臾之所学

  4.焉

  ⑴兼词,于之,从这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⑵句末语气助词,了: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三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二)动词的活用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2.形容词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3.形容词的使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

  (四)数词作形容词(一说是数词作动词)

  用心一也(一,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4.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四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席,像席子那样;包,像包裹那样;囊,像口袋那样)

  ②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像云那样;响,像回声那样;景,像影子一样)

  ③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向南;西,向西;东,向东;北,向北)

  ④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南,向南)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向北)

  ⑥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内,对内;外,对外)

  ⑦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用破瓮;绳,用绳子)

  2.名词作动词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当作窗户;枢,当作门轴)

  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③外连横而斗诸侯(连横,采取连横的策略)

  ④履而至六合(履,登上)

5.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五


  (一)判断句

  ①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用心一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用心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介词结构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三)被动句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被雕刻)

  (四)省略句

  ①輮以(之,省代词,它)为轮

  ②蟹(省谓语“有”)六跪而二螯

  (五)固定用法

  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6.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六


  一词多义

  (1)制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规模)

  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后汉书•张衡传》:(制造、制作)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压制、控制)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过秦论》:(统率、指挥)

  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养足以事父母《齐桓晋文之事》:(规定、制定)

  (2)亡

  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逃跑、逃脱)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丢失、失去)

  燕虽小国而后亡《六国论》:(灭亡、消亡)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赤壁之战》:(死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逃兵、逃亡的人)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通“无”,没有)

  吞二周而亡诸侯《过秦论》:(使动用法,使……灭亡)

  (3)固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牢固、坚固(的地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巩固)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坚持、坚决)

  吾固知公子之还也《信陵君窃符救赵》:(本来、原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固然、诚然)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

  蒙故业,因遗策(遗留下来的)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wei,给)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遗漏、忽略)

  (5)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使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

  有蒋士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利益、好处)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计算)

7.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七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8.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八


  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

9.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九


  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10.人教版语文高一必修三知识点 篇十


  词类活用

  1、妆、服:莫不靓妆丽服(名作动,戴着……妆饰,穿着……衣服)

  2、栉:栉比如鳞(名作状,像梳齿一样)

  3、丘:檀板丘积(名作状,像山丘一样)

  4、云:樽罍云泻(名作状,像云一样)

  5、状:无得而状(名作动,形容,描述)

  6、下:壮士听而下泪矣(名作动,流下)

  7、觞:最可觞(shāng)客(名作动,劝人饮酒)

高一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