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一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1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折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1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1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1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2.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二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徘徊于斗牛之间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4.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四
古今异义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参
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
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子。
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例: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5.人教版高二语文下册知识点 篇五
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