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短篇 篇一
观察记录:
涛涛是蒙氏x班的一位可爱的小男孩,记得涛涛9月份刚入学的时候,不愿意在教室里参与集体活动,拒绝自己拿勺子吃饭,每天会跟着一位老师,老师去哪里他会跟着一起去。
在老师的耐心陪伴和爱的鼓励下,现在涛涛慢慢适应了,已经喜欢上自己吃饭,也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坐下来看老师分享绘本,工作时间常常看到涛涛认真的小身影。
这天,涛涛在工作几何套柱的时候,非常专注、努力地去尝试。不断尝试失败后快要放弃时,我感受到涛涛需要支持了,我先观察到涛涛放弃是因为他没有观察到图形与底座的对应关系。
于是我示范着给涛涛看,涛涛模仿着老师的样子,自己独立再尝试了几次后,逐渐开始找到了观察图形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发现了每个图形各自对应的底座都是不同的,到最后自己独立能够将图形放进对应的底座上了,涛涛露出了满脸的笑容和成就感。
在这份工作已经操作熟练之后,涛涛感觉满足了,并又开始寻找下一份他感兴趣的工作啦!
隔天,我发现他对“夹铃铛”这份工作感兴趣,便邀请他取来工作毯进行尝试。涛涛使用自己的手指不断尝试着如何拿夹子,可是尝试5次左右,手部的力量还不足以将铃铛夹住拿起来放到另一个碗里,但是整个过程中涛涛没有放弃,还是继续尝试。
观察分析:
在这个工作过程与发展中,我们发现了涛涛从尝试后要放弃到老师给予一定支持后,下一次涛涛遇到困难时愿意不断尝试并逐渐获得成就了。
孩子在面对困难时从需要支持来得到成就感,再从下次困难中吸收到上次经验中的坚持与成就感支撑着再去克服困难,直到最后的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明白了遇到困难可以想办法去解决,寻求更多的解决办法,要坚持到底,最终克服困难,获得成功!
孩子的意志力就是这样在一点一滴的小小活动中形成的,这里需要有一个宽松、有爱的环境,更需要有一位敏感、懂儿童心理发展规则,能感受到孩子是否需要支持及懂得如何引导的成人的陪伴,很高兴,在这里xx老师做到了!
2.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短篇 篇二
观察记录:
事件一:散步时间,小朋友们都在听故事。涵涵突然回头推了一下身后的小朋友,我走过去问:怎么了?涵涵说:我不喜欢她,我不想和她走在一起。
事件二:户外活动时间,涵涵在挖沙子,刘xx问涵涵:我帮你一起挖吧!涵涵:不,我不要,我要自己挖。
观察分析:
涵涵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表现,从开始说“我的”到开始说“不”到开始推人、打人,再到模仿他人,孩子渐渐的有了自我意识,这时的孩子出现的最多的现象是划分我的,同时通过说“不”使用自我的意志的感觉,我说了算是最重要的,如果发生不符合他心思的事情就会大哭大闹,孩子们的表现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
观察建议:
当孩子推人、打人的时候,我们只需制止孩子的行为,对孩子来说她的行为只是在区分你和我,不要去谴责,也不要去说教,因为那和粗野的行为是不同的,我们就让孩子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使用她的自我。不要和孩子较劲,这是一个孩子形成自我地过程。
3.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短篇 篇三
观察记录:
事件一:在户外活动时,阳阳对攀爬网感兴趣,会不停的爬上来、爬下去。
事件二:在工作时,阳阳对棕色梯的工作感兴趣,会把棕色梯不停的垒高,会请老师垒到,然后把它推倒,然后开心地说:“它倒了。”
事件三:在沙池玩水玩沙时,会把玩具、鞋子、帽子扔进水池,享受扔的过程。
观察分析:
三岁半的阳阳正处于空间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爬到不同的物体上去,喜欢扔东西,把物体不停的垒高、推倒等以此来感受空间。空间敏感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从简单的爬、塞、垒、扔发展到复杂,发展到方位,比如:里面、外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有的孩子还会将细小的颗粒塞到嘴巴、鼻子里,家长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同时发展孩子的空间感。
1.移动东西,扔东西,垒高,推倒。
2.喜欢感受大小不同的空间,喜欢爬上爬下跳跑,喜欢旋转攀爬等。
观察建议:
当孩子处于敏感期时,成人应该这样做:
1.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搭积木,让孩子感受垒高,推倒的过程。
2.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可以扔的玩具,如:球、积木、小毛巾等。
3.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感受空间。
4.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短篇 篇四
观察记录:
户外活动时间,满月一直热衷于和班级里的小朋友在玩角色扮演,一个当妈妈,一个当宝宝。妈妈要给宝宝做饭吃,宝宝下楼梯的时候要妈妈牵着手,将家里的情景模拟出来。
观察分析:
角色扮演,往往来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自身性格特征的强化,孩子会选择和自己性格特征相仿的角色;另外一种,正好相反,柔弱的孩子选择了恐龙、奥特曼,就是想籍由角色,来弥补自己薄弱的部分。满月喜欢当“妈妈”,她喜欢照顾别人,这时,角色的性格特征,比如勇敢、爱心、担当,就会不自觉地渗透到孩子的内心。这些,对于儿童心灵的成长,有着微妙的作用。
观察建议:
3岁以上的孩子对于角色扮演的游戏总是乐此不疲。她们对生活中的只要健康向上,过家家的游戏不拘于形式和内容,但是成人在游戏过程中要注意游戏安全,给孩子适当的配合和引导,给孩子想象和发挥的空间,不要过多干涉或者教宝宝怎么具体做,让孩子自由发挥,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人格形成的过程。
5.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短篇 篇五
观察记录:
事件一:从入园开始,元元一直对水区的工作感兴趣,在哭闹时,带着她操作水区的工作,注意力会瞬间转移并停止哭闹,在选择工作时大部分时间都在水区操作工作,在水区工作人满时,引导元元选择其他工作,她会说:“我等待。”并坚持要操作水区的工作。
事件二:在户外活动时,元元最喜欢到沙池玩,并用手不停的感受沙子。
观察分析:
两岁半的元元正处于对玩水玩沙感兴趣的阶段,沙和水是孩子最喜欢的,当孩子接触沙和水时是最开心的。
观察建议:
1.成人要理解孩子的玩沙玩水行为,要允许她去玩,不要担心孩子的衣服被弄湿或弄脏。
2.在洗澡时,可以让孩子在澡盆里玩水。
3.带着孩子在河边、公园或有水有沙的地方玩耍。
4.成人可以让孩子洗一些易洗的东西,比如:杯子、小毛巾、勺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