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观察记录的意义目的是了解儿童的行为和行为变化,评价儿童的发展状态,探明儿童的发展区,理解儿童的内部需要,与儿童交流,因人施教。以下是©无忧考网亲子教育频道整理的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欢迎参考。
1.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 篇一
观察记录:
娃娃家游戏小朋友都很喜欢玩。星期二上午区域活动时,玩娃娃家的小朋友是齐xx、朱xx、伍x和郁x。齐xx、朱xx把娃娃家的玩具(饼干、馄饨、锅等)在手里摆弄一番后,马上就开始了分工。朱xx做妈妈,左手抱着一个娃娃,拿着饼干,正在喂娃娃吃。齐xx说:“我去上班了,我不吃饭了。”朱xx说:“小娃娃饿了,你等会儿。”这时,我看到齐xx抱着娃娃,朱xx把馄饨放在锅里,正在煤气上烧呢。郁x和伍x是动手能力比较差的,伍x又是未上过托班的新小朋友,在玩的时候显然没有齐xx和朱xx熟练,有时候显的手足无措,有时候又在拿着玩具乱敲。
分析与反思:
托班的幼儿好模仿,已经具有了初步的主体意识,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加各种活动,他们会在假想的情景下反映真实生活,而"娃娃家"又比较接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所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玩。
丰富的玩具材料是发展幼儿思维和想象的有效途径。通过玩具材料可启发幼儿产生联想、引起游戏愿望,并可以使幼儿游戏活动更有目的,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是由于幼儿模仿多,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在游戏初期投放的玩具种类不宜过多,而相同的玩具数量要充足。
再有,小朋友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把能力好的和能力差的搭配起来,让他们互相带动和感染,共同感受游戏的快乐。
2.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 篇二
观察记录与分析:
最近,给孩子们讲了《越唱越好听》的故事,发现他们对故事情节非常感兴趣,以至于不由自主的把它带到表演区的小舞台上。
游戏开始,孩子们喜欢模故事中动物的叫声,自顾自的游戏,不觉间忽略了故事情节。但是到唱歌的时候,就乱作一团。这时大家意识到:角色怎么分呢?孩子们的讨论随即展开,有的说:“听我的吧!”有的说:“咱们让老师分吧!”有的说:“抢头饰吧,抢到什么演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共同想办法,最后达成共识,以“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决定角色的分配。
当他们排练熟了,就去请其他孩子当观众,老师运用夸张的语气和表情感染小观众不时给予掌声鼓励,小演员们也是个顶个表现的信心十足,后来还创编出一些新的演唱方法呢!
游戏即将结束,当旁白说到“绿胡子爷爷又新成立了一个野驴骡子黑熊合唱团”的时候,我带着黑熊头饰来到孩子们面前,说:“你们几位的叫声这么难听,没想到组成合唱团,真是越唱越好听了,明天我老黑熊也要开始参加合唱排练了!”孩子们在“黑熊”的鼓励下,更加开心、满足,虽然意犹未尽,满怀期待的结束了这一次游戏。
本活动突破了表演区不同程度的模仿和服从,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和基本材料,极少干预幼儿的游戏过程。如表演形式、台词分配、角色选择等问题,都是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的。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游戏无法进行时,教师给予了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采取措施:
一、抛出能启发孩子思维的问题。
分配角色遇到困难时,老师当时的导入语是:“你们可以排队选啊,谁先谁后呢,这可难办了!要是能决定谁先选角色,谁后选角色就好了。”于是其中一名幼儿提出了用大家都喜欢玩的“剪刀石头布”游戏来决定,谁赢了谁先选。这个办法也得到了其他小伙伴的认同,角色分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材料。
提供丰富的头饰,标志等,为幼儿的自由发挥做好物质准备和经验准备。
三、为幼儿营造一种自由、自主的讨论氛围。
四、激励与评价在自然状态下进行。
老师融入幼儿观众中,带动全体观众为他们鼓掌,更加充分的使小演员们收货满足感。结束时,又以故事中延续出的角色(老黑熊)进行讲评,令幼儿即了解到自己的表现,又不失趣味性。
3.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 篇三
观察记录与分析:
本月,我们的建构主题是“我的家”,为了更好的开展活动,我们进行了相关的谈话活动,目的是让幼儿更好更全面的了解“我的家”。全xx小朋友在我们进行谈话活动的时候,倾听十分认真。并且性格比较内向的他,还积极参与讨论,对本次的活动十分感兴趣。于是,我发现他在建构的过程中格外认真,还主动告诉别人需要在“我的家”中放置什么家具,希望能更好的装扮“家”。但是,问题来了。全xx小朋友搭建的家具比较小,放进“房间”之后,比例与“房间”不协调。于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十分着急。
烁文小朋友平时比较内向。在建构游戏中表现的也不会特别积极,在搭建技巧方面也有些不足。但这次的活动,他十分感兴趣。并且动脑思考进行搭建,但是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慌乱,不知该怎么办。
采取的措施:
教师选择了幼儿熟知并且喜欢的主题,大部分幼儿都非常愿意进行搭建。全xx小朋友遇到问题之后,比较慌乱不知该怎么办。教师这时引导幼儿首先思考家里的沙发是什么样子,并且有几个沙发,是否是多个沙发组合在一起的?在将幼儿给出的答案与幼儿的建构作品进行比较,看看发生了什么问题?教师又引导幼儿可以与其他搭建沙发的小朋友将作品组合起来。这样沙发不仅变大,而且还不需要拆掉重新进行搭建。
获取的成效:
经过教师的引导后,全xx小朋友豁然开朗。十分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与他合作搭建,他请小朋友按照小乐高颜色来搭建,并且将沙发组合起来。变成一个组合沙发,放到“房间”里。全xx这样做之后,他搭建的更有兴趣了。
4.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 篇四
观察记录:
岚岚是个很内向的女孩子,喜欢到手工区做一些安静的区角游戏。今日我看到她拿着自我的进区卡来到了区域角,我看到她从进去后就一向坐着看旁边的小朋友折纸,我想她肯定没纸,所以没办法折,这时我走过去轻轻的问她怎样了她过了好久才回我一句很轻的话我没有纸。听完我告诉她你拿不到能够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下让他们递给你就好了。她点点头我发现她愣在那还是不折,我又问她怎样了这次被我一问她的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用发抖的声音告诉我,我不会折。这时我看到旁边的岚岚我说“岚岚你教下好吗”,当我再次看她们时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行为分析:
岚岚是一个内向的女孩子。平时与小朋友之间的交流就不是很多,所以她的语言交流本事很差。遇到事情她只会坐在那里看而不会主动地与别人交流。在这时教师在旁边去引导让旁边语言交流本事强的幼儿去带动她,让她在其他幼儿面前敢说敢做,做一个勇敢的小朋友。
采取的措施:
1.多鼓励她多和同伴交流。
2.肯定她的提高。让孩子自信,并愿意与别人交流。
5.幼儿园托班观察记录与分析[汇编版] 篇五
观察记录:
昊昊和几个要好的同伴在活动室的一角玩。玩着玩着有一个同伴不想玩了,走到别的地方去了。昊昊一看急了赶过去想把她拖回来。那个孩子见昊昊追来急忙快速躲闪。一来一去结果变成了你追我逃。她们俩在孩子中窜来窜去好几个孩子差点让她们撞倒。见此情景我忙阻止了她们,要她们注意安全。听了我的话她俩又到一边玩去了。于是我就设法转移她的注意力。
分析:
也许是昊昊觉得一逃一追好玩,也许是刚才玩得还没有尽兴,总之一会儿昊昊又提议玩起追逃的游戏来,看来今日她对捉人的游戏发生了兴趣。我想光提醒或阻止、批评都不是好办法,孩子可能会口服心不服,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情绪。
采取的措施:
昊昊各方面本事较强,我在表扬阳阳是教师的小帮手的同时,向她指出刚才奔跑的不足,并请大家讨论室内为什么不要奔跑,室内奔跑会有什么后果,昊昊听了连连点头。
教师注意运用有效的策略,让孩子在愉快理解的同时不露痕迹地投入与另一个活动中去,孩子不但能愉快的理解,还能在以后都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