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年级>导航 > 最新信息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美术教案

2023-02-07 13:24: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美术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一

  重点难点:感受音乐所塑造的小鸟的形象。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听

  1、出示词语卡片:紧张、恐怖;宁静、安详;欢快、优美。要求听音乐,根据乐曲的情绪,把这几种情绪进行排序。(播放《鸟店》录音)

  2、生边听边排序(第一是宁静、安详;第二是欢快、优美;第三是紧张、恐怖;死四又是欢快、优美。)

  二、复听

  作曲家用音乐表现各种不同的情绪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鸟店里的故事,请同学们看着图画听着音乐再来仔细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然后给大家讲讲你从音乐中听到的故事。

  三、分段欣赏

  1、第一段音乐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你听出了哪些特殊的音响?

  生:这段音乐描写的是清晨时的情景,有钟声、公鸡的叫声、鸟叫的声音。

  2、第二段音乐速度有了变化,描写了小鸟们在做什么?

  生:速度有快有慢,好象鸟儿们唱歌、游戏、休息……

  3、下面这段音乐令人心惊胆战,是谁来了?

  学生:是猫来了,他想吃掉小鸟。结果猫没有吃到小鸟,因为小鸟在笼子里。

  四、表演欣赏

  1、边听音乐边表演。

  2、情感升华:小鸟是那样的可爱,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爱护它们,使它们有一个安全的港湾。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3、学生展开讨论。

  4、鸟店老板被我们感动了,在猫离开后他打开鸟笼,放小鸟飞回大自然。

  5、学生模仿小鸟在音乐声中“飞出”教室。 

2.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3.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三

  《多彩的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刮画的表现特点,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2.在练习、观察、感受、讨论中,引导学生利用刮画的形式创作甜蜜的梦。

  3.引导学生感受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刮出肌理效果。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安排。

  教师准备:电脑、油画棒、竹笔、范画。

  学生准备:油画棒、竹笔。

  教学过程:

  一、享受色彩美:

  1.涂色练习:在图画纸上任意选一种或几种颜色来涂一涂,看谁涂的既美观又均匀。

  2.讲评几张作品,评出“慧眼星”。

  二、感受梦境美:

  1.你们做过梦吗?做过哪些甜蜜的梦呢?描述给大家听听!

  (1)学生述说。

  (2)教师选用各种颜色的油画棒涂在图画纸上。

  2.甜蜜的梦有着丰富的色彩,我们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时候,下面就来介绍你所知道的梦的知识吧,看看谁会是今天的“智多星”。

  (1)人们为什么做梦?

  (2)播放录象补充人做梦的常识。

  3.这么甜蜜的梦,不仅同学们迷恋。老师也非常神往,可是噩梦也会经常扰乱我们的生活。(教师在漂亮底色上均匀涂上黑色)

  4.那么美好的梦境被乌云挡住了,我们如何挽回它呢?(学生讨论并汇报)

  三、挽救甜蜜的梦:

  我们班同学都很聪明,而且勇于解决问题,老师真是为你们这种不为困难吓倒的精神而高兴,下面就请你们这些“梦的天使”用手中的魔笔来挽救多彩的梦吧!

  1.魔笔的使用:

  (1)以线条为主,适当刮块面。

  (2)刮画轻重适当。

  2.恢复甜蜜的梦的过程:

  (1)涂色:色彩均匀,浅底深面。

  (2)刮色:构图主体大,画面饱满,有遮挡现象。

  3.欣赏被挽救后的梦的美:

  刮蜡画和平时的绘画有什么不同?

  4.我们同学是不是早就想挽救自己的梦了呢,心动不如手动,快行动起来吧!(学生创作,播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们甜蜜的梦又重见天日了,看看谁的梦甜蜜?”评出今天的“创意星”。

  五、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同学用手中的魔笔描绘了甜蜜的梦,也希望我们同学能实现你的梦。回去后用各种表现形式表现梦境。

4.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四

  《难忘的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如何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能用线表现一位自己的同学。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在观察、表现人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正面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用线表现人物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展示一幅用线表现的教师画像。

  板书课题

  2.探究式学习活动

  你从哪儿看出来是老师?

  人的相貌有什么区别呢?

  请几位有不同特点的同学到讲台前,全班同学一起分析他们的发型、脸型、五官、表情和服装的不同特点。

  怎么样表现出他们的不同特点呢?

  欣赏教材中的画家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3.学生动手实践

  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价。

  5.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课后可以进一步写生。 

5.小学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五

  《家乡的桥和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

  2.启发学生欣赏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桥和塔周围的景物。

  3.引导学生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各种桥和塔的结构和造型,体验桥和塔的造型美。

  2.桥和塔的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童谣《外婆桥》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烧砖窑。烧砖窑,为哪桩,青砖绿瓦盖高楼,一盖盖到天上头。天上头,有什么,雷公爷爷、云奶奶又吵又闹不开交,雷鸣电闪雨瓢泼。莫要吵,莫要闹,云开开,雨停停,架起一座七彩桥。太阳公公眯眯笑,‘‘七彩桥上走一遭一走走到外婆桥。山也清,水也绿,山青水绿美如娇,美不过外婆门前的外婆桥。

  二、导入:

  1.师生趣味互动,说一说你家乡印象深的桥和塔有哪些呢?

  2.你家乡的桥或塔的形态,结构各有什么不同,(学生各抒自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学生对自己家乡桥和塔的阐述,教师补充,肯定学生观察,分析求知欲 望。

  三、讲授新课:

  1.欣赏教材中的范画,感知范画媒材的运用以及画面的趣味构成。

  (1)这些作品运用了哪些材料来怎样表现桥和塔?

  (2)他们怎样巧妙利用材料的特点?

  (3)你们觉得哪幅作品画面组合得好,为什么?

  2.把你的想法与同组的同学交流。

  师:欣赏了这些作品后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画?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家乡的桥和塔。请同学们看作画要求。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或塔,利用各种材料和创作方式进行创作。

  大胆的想象、构思,自由地创造和表现桥和塔,并添画周围景物

  五、小结:

  优秀作业点评,以小组比赛的方式评选出“受欢迎的作品”。

  六、课后拓展

  1.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绘画和制作桥和塔。大胆想象,创作出“未来的桥和塔”。

  2.运用其他材料创作立体桥和塔(陶土、纸张等)。

三年级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