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年级小学生优秀语文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1、学会i、u、ü3个单韵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直接读出i、u、ü的四声。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单韵母ɑ、o、e。
2、谈话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单韵母
1、学生同桌合作,仔细看图,说说图意。
2、汇报图意,引出单韵母i、u、ü。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4、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学生自编记忆i、u、ü的音形的儿歌。
(三)练读四声
1、出示单韵母i、u、ü的四声,让学生明白i上加声调要去掉点。(小i有礼貌,标调就摘帽。)
2、学生自由试读,同桌互听。
3、指名试读,学生跟读,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指导正音。
4、变序练读。
5、学生自由练读,试着组词读。
(四)巩固练读:读单韵母及其四声。
(五)书写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i、u、ü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
2、教师在四线格中范写,指导学生弄清笔画笔顺。
3、学生在抄写本上练写。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yw两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掌握yi、wu、yu的四声,能直接读出它们带调的音。
二、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i、u、ü3个单韵母及其带调的四声。
2、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i、u、ü这3个单韵母的音形的。
3、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学习声母
1、看图说话,引出声母y、w,并让学生明白这两个是声母。
2、学生试读y、w2个声母,教师指导学生读声母的技巧。
3、引导学生联系图画,记忆声母y、w的音形。
4、引导学生想象,比较区别y、w和i、u。
(三)故事激趣,学习整体认读音节,练读四声。
1、讲故事引出yi、wu、yu,让学生明白y与ü组成音节,上两点省写规则。(儿歌:小i见到大y,擦掉眼泪笑嘻嘻。)
2、认识整体音节yi、wu、yu,比较。读儿歌:小iuü要出去,大y大w来带路。大y带iü,大w带小u。他们手拉手,成了好朋友。Yi、wu、yu。
3、练读的四声。(方法同教学iuü的四声)
(四)书写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y、w在四线格中所占的位置。
2、教师在四线格中范写。
3、学生在抄写本上练写。
2.一年级小学生优秀语文教案设计
《对韵歌》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在对对子的过程中,产生识字兴趣。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都共同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美丽的家园中同,我们可以乍到许多美丽的景象和把地球妈妈打扮得漂亮的花草树木。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象。
那课文中又介绍了哪些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问:你们愿不愿意自己先读读?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怎么办?
小结:借助拼音来帮助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都是好办法。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轻声。
(2)检查读书。
指名读。
3、再读课文,了解字词的意思,感受对子的形式。
(1)学生轻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过标出生字。标完后,同桌互相考一考。
(2)说说你画了哪些生字,大声读出来。
(3)学习第一小节。
老师出示生字,让学生读出来。
出示生字“雾”。指名读,集体读。
提问:你见过雾吗?什么样?什么时候见到的?
出示词语:晨雾
学生读词。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山栏着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水伴着什么样的山?你觉得这样的词美不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用上面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认读下面的生词。
白菜红椒蒜苗红薯豆芽李子
让学生读这些词语。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让让学生读这一小节。
4、巩固识字。
出示幻灯片,指名读字和词。
5、作业。
把这些字认会。
3.一年级小学生优秀语文教案设计
《日月水火》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探索的基础上掌握“水、火”两个字,能读准字音,记住形,正确书写。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够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把字写端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画:横折勾、竖勾、横撇、横、竖、点、撇、捺、横折弯钩、竖弯钩、横折。笔画:横折勾、竖勾、横撇、横折弯钩、竖弯钩、横折。
2.复习生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日、月。复习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水”:
(1)学生观察图,出示课件01(网络下载),学生通过图画形象的感知水,从而把单个的生字与生活联系起来。
(2)观察“水”的变化,学生了解象形字“水”的变化过程,观察字和图之间的共同之处。
(3)你能够用“水”组词或说一句话吗?学生组词,说句子,理解“水”的意思。
(4)观察生字,你认为应该怎样写?
①认识新笔画:横撇、竖钩。
②学生观察生字,然后指生说一说。
③注意:笔顺,应该先写中间后写两边。
(5)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学生书写时,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自己学习“火”:
(1)方法同“火”。
(2)注意:写“点”和“小撇”是要给中间的两笔留出空当。提示:水资源在世界上是非常缺乏的,我们应该节约用水,火是很无情的,我们应该注意用火,小朋友们更应该不要玩火。
4.一年级小学生优秀语文教案设计
《天地人》【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动作演示、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
铃声响,坐坐好。
腰挺直,脚放平。
手放好,头摆正。
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
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
1.学习汉字“天”。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
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
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
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
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
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
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
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
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
“我是××,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
“你喜欢踢足球吗?”
“他是你的同学吗?”
小组练习,轮流说话。
5.一年级小学生优秀语文教案设计
《静夜思》(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曾学过三首古诗,你们还记得吗?能背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吗?(请三位同学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新的古诗,题目是《静夜思》(板书课题),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白。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讲读古诗,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全诗的意思。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
再看图选字意。
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看挂图说说“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
4.理解第三行诗句:
看图,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
说一说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看图,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6.指名读全诗,并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7.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静夜”之景,用霜比喻月光,渲染出一种夜深人静的清幽境界,表现客居他乡的孤独生活。(板书:客居他乡、深感孤独)后两句写“思”,诗人见景生情,由望月而想到月下的故乡,从举头到低头,触动了思乡的情怀,陷入深沉的思绪中。(板书:思念故乡;想念亲人)
8.指导朗读,在画“/”的地方稍加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