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学习目标:懂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并知道如何排好体育课队伍。
学习内容:
引导课——课堂常规
学习步骤:
一、歌舞交流性引导:
1、宣布上课,师生问好。
2、歌舞“找朋友”。
歌词:“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记住我叫xxx,再见!”
①集体学唱“找朋友”的歌。
②教师示范、讲解“找朋友”的方法。
③同座位同伴表演“找朋友”,相互介绍名字。
④请几个同学出来边唱边邀请同学跳“找朋友”的舞,后一句互换角色,其余同学在座位上拍手、唱歌。
二、常规性引导:
1、讲解什么是体育课课堂常规?
2、说一说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3、议一议怎样排好体育课队伍?
三、趣味性引导:
1、室内游戏:快快排队。
2、评价、小结。
课的设计思路:通过歌舞交流,认识同学,并通过常规性、趣味性引导,知道体育课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排体育课队伍,为今后上好体育课打下基础。
2.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教学内容:1、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演唱《小青蛙找家》的歌曲,在唱唱、动动无形中接受、ХХ∣ХХХ|的节奏。
2、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准确地与音乐一起开始音乐游戏。
3、进行歌曲表演活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学唱歌曲《小青蛙找家》并创设情景让学生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启发学生对歌词进行表演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学生通过演唱和表演来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从小培养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进行游戏和节奏练习。
教学难点:
1、如何指导学生用准确的声音和动作来体现歌曲中的意境。
2、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头饰、歌词卡片等。
教学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跟着琴声师生互动、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今天我请来了许多的新朋友,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呀?
生:想。
师:那么我们就请他们出来吧!(课件展现动物的图片)
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鸭子、小鸡、山羊、小狗、小猫、青蛙)
他们都是怎样给大家打招呼的呀?(模仿动物的叫声)
三、学习新歌《小青蛙找家》
1、故事《小青蛙找家》引入,课件动画展示。
2、提问:怎样帮助小青蛙找家?
3、播放歌曲,聆听《小青蛙找家》。
4、歌词卡片展示,学唱歌曲。
5、课件出示节奏谱,指导学生接节奏谱读歌词。
6、练习歌曲中的节奏。
7、采用听唱法跟琴学唱歌词。
8、歌曲练习。
四、音乐游戏《小青蛙找家》。
师:因为我们送小青蛙到它的妈妈身边,青蛙妈妈为了感谢我们,特地让小青蛙来请小朋友去它家参加宴会,但是要求要学会青蛙跳,才能去参加。
1、全班学习青蛙跳,随着音乐一起跳舞。
2、展示青蛙头饰,请表现好的同学上来表演。
3、分组表演,比赛看谁跳得快、远。让全体学生都到教室中央来随音乐一起动作,唱跳跳,呱呱时把自己的座位当作家来进行表演。
五、结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小动物,让它们在大自然的家中快乐地生活。小动物跟小朋友们出来玩,它们的妈妈在家会着急的,我们一起带小动物们回家吧。在歌声中学生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要求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节奏,我采用故事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并联合舞蹈让学生能边唱边跳进行表演,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对音乐课产生兴趣。总体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很多细节上还是没有处理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鱼儿游游》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审美力。
2、指导学生分析鱼的外形和颜色,引导学生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锻炼学生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学重、难点:
1、大胆夸张表现各种各样的鱼。
2、用线、用色表现或剪刻、捏制鱼。
教具学具:彩色纸、剪刀、胶水、笔、彩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根据兴趣爱好分小组,并确立组长,统一小组意见。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欣赏故事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在大海里住着鱼爸爸和他的儿子,爸爸很胆小,怕儿子出事,不想让他上学;而儿子很喜欢上学,也很顽皮。有一天……当鱼爸爸失去了的儿子以后啊,他会怎么做呢?
2、发展阶段:
师说:虽然鱼爸爸比较懦弱,但他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尼莫,由于他的爱心,会有许多朋友帮他找寻失去的儿子。假如你是鱼爸爸的朋友,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师总结:对,帮助有困难的朋友是我们的美德。
师说:鱼爸爸的朋友大都是鱼,我们来认识一下,海洋里有哪些鱼爸爸的朋友呢?请看大屏(展示各种不同的鱼的图片)
你喜欢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鱼朋友?
你能模仿鱼儿游一下吗?
让我们都来模仿鱼儿游一游,想怎么游就怎么游。
我们来看一下鱼究竟是怎么游的。(动画:鱼游时的样子。)和我们游的一样吗?
哦,尾巴左右摆动呢,嘴里还在吐着泡泡。
鱼爸爸的朋友啊到处帮着找他的儿子。你看,黑板上也有一条鱼朋友呢,正在帮着找与儿子呢。(师示范表现鱼)
老师是画的鱼朋友,我们看看别的小朋友怎么表现鱼的。(出示学生的作品)
我们美术课还学过彩泥捏,彩纸剪,这些方法同样可以表现我们的想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接下来老师请每一位小朋友来表现一条游动的鱼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帮鱼爸爸找回他失去的儿子,好不好?
按小组制作或画鱼,老师及时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适当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大屏展示各种鱼以及不同的表现方法,音乐伴奏)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观察自然界中的鱼儿,看看它们是顺水游动的还是逆水游动的。
4.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感受汉字的字形美。认识一个部件。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认识方位。
3、激发学生识别方向的下兴趣以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养成锻炼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方位。
教学准备
教师:
1、在太阳的早上把学生带出教室,面向太阳站好来确定学校的东方、南方、西方、北方。
2、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学生:
1、回家了解自己家的大门朝什么方向,左右各是什么方向。
2、自制太阳形状的生字卡片。
建议教学本课用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始游戏,感知方位
1、在《健康歌》配乐下,让学生练习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向前看,初步感知方位。
2、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对照图画,自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3、听到大家的读书声,课文里的一些词语高兴地跑出来了,你认识他们吗?
4、认读生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
(2)摘掉拼音小帽再读;
(3)交流自己得意的认识拼音的方法;
(4)同桌利用生字卡片互相考一考。
5、生字开花游戏:给生字组一个词语或说一句话,它就开出花朵来。
三、读中感悟,指导背诵
1、边读边借助动作表演,感知方位。
2、学生试着在书上的插图中标出东、西、南、北的位置,互相交流,说出理由。
3、指导朗读和背诵。
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1、傍晚时我们面向太阳,前面是哪个方向?
2、让学生说说自己座位前、后、左、右各是哪些同学,转身后再看看,前、后、左、右又是哪些同学。
3、在生活中你还知道用什么方法来辨别方向?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让学生用自己习惯或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2、全班交流汇报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点拨。如:用部件法记忆早字
3、重点指导书写早、后、西字。
4、学生练习,自评互评。
六、个性练习
1、请学生谈谈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来,又从哪里落下去。
2、让学生说出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
5.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连减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整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连减:小鱼图,初步感受连减
1、课件:你们观察,发现了什么?(一共有6条小鱼)你们刚才看到什么了?(游走了1条),再看,又发现什么了?(又游走了3条)你能连起来说三句话再提个问题吗?(6-1-3=2)
2、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列式?
算式与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叫什么吗?像这样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的算式,叫连减。(出示课题)
3、你会读算式吗?谁能象他那样读?
4、6表示什么呀?(河里一共有6条鱼)游走的1条是从几里面去掉?3表示什么?游走的3条是从几里面去掉?5在哪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
二、小鸭图,加深连减意义
1、连续播放画面,细心观察,你会讲故事吗?
2、你能列个连减算式吗?
(汇报图意,列出连减算式)
3、齐读算式
三、小兔情境,清晰部分与整体关系
1、你们看,这里住着小兔,你们知道住着几只小兔吗?为什么?你们看,先跑出来几只?又跑出来几只?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谁会列式?10-4-2,这里的4表示哪部分?2呢?剩下的4呢?(指名到前面为大家指出)(分别说说每部分表示的是哪部分)
3、小结:我们今天认识了连减,我们会读、会算。
下面我们来动手做。
四、巩固练习
1、小松鼠
一共10只松鼠,地上有几只?树上有几只?问题是树洞里有几只?
你能列出连减算式吗?
2、读读算算
8-5-3= 5-2-1= 9-5-4= 10-2-7=
3、逆向思维训练
(1)月亮说:“我可以表示一个数吗?”
7-2-3=月亮,月亮代表几呢?你是怎么想的?
(2)小猫可以代表一个数吗?小猫-4-2=1,小猫代表几呢?
(3)大树可以代表一个数,9-大树-3=2
(4)7-()-()=1
你是怎么想的?
4、你能举例说生活中的连减的例子吗?
5、渗透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你猜想各部分可能会是几?如果整体是10,求各部分应该怎么做呢。
6、我们带10元钱,可以买什么?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连减,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去掉两个数的运算叫做连减。连减就是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减第三个数,就是后的得数。
六、作业:补充计算
七、板书设计:连减
9-2-2=5
教学反思:通过生活实际的问题,学生理解连减的含义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