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供大家查阅。
1.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碳的化学性质
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2、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
3、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二)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4、煤炉的底层:C+O2点燃CO2。
5、煤炉的中层:CO2+C高温2CO。
6、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2CO+O2点燃2CO2。
(三)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7、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8、二氧化碳可溶于水:H2O+CO2==H2CO3。
9、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CaCO3高温CaO+CO2↑。
10、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Ca(OH)2+CO2===CaCO3↓+H2O。
(四)一氧化碳的性质:
1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
12、一氧化碳的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其它反应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
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
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
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
2.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
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溶液、FeSO4;
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溶液、Fe2(SO4)3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溶液、CuSO4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溶液(较浓)。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 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酸与碱的通性和盐的性质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盐的性质
(1)某些盐能与较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新的盐和金属;
(2)某些盐能与酸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3)某些盐能与某些碱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3.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1.电离方程式: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
金属活动性
1.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 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
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 酸银的原因)
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
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
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
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
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
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
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 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 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
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 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 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 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4.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分子
1、基本性质:
⑴质量、体积都很小;
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⑶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
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5.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知识点
一、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
大多数金属具有光泽、易导电和导热、有延展性、熔点高、密度大、硬度大等。
由于合金的各项性能一般较优于纯金属,如合金的硬度比相应的金属要大,而熔点比相应的要低等,因此在工业上合金的应用比纯金属广泛。
确定金属的用途时,不仅要考虑其性质,还应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便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钾钙钠镁铝锌等金属在常温下都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其中铝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氧化反应的继续进行。
(2)铁、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常温下能够发生缓慢氧化——生锈。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空气中的氧气共同作用;铜比铁难生锈,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水、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共同作用。
三、金属矿物与冶炼
煤、石油、天然气的组成和综合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均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可燃气体。人畜粪便、秸秆、污水等各种有机物在密闭的沼气池内,在厌氧(没有氧气)条件下发酵,即被种类繁多的沼气发酵微生物分解转化,从而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可以燃烧。沼气是可再生资源。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石油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天然气的化学组成主要是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按体积分数约占80%—90%)。天然气是高效的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现阶段人类已经进入到多能源结构时期,除了三大化石燃料外,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能、地热能、潮汐等、风能等都将是这个能源家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型能源中,除了氢能、核能之外,大多数能源其本质都是由于太阳能而引发的。
四、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1、每年会有很多金属被腐蚀而浪费掉,所以要防止金属腐蚀。
2、充分回收再利用。
3、控制资源,集中开发,避免由于开发条件有限导致的共生金属被浪费的现象。
4、积极开发,寻找低价金属合金或复合材料代替高价金属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