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况对学习进行适当调整,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供大家学习参考。
1.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温带大陆性气候:它是亚洲分布范围广的气候类型,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全年降水稀少。
3、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4、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居住的高脚屋长达200米,人们过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鱼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穿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中国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2.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西亚
1、西亚地理位置重要性――五海三州之地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
3、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1)畜牧业:西亚的传统经济部门。(2)农牧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绿洲上(3)以色列节水农业
4、阿拉伯国家――基 督教、*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基 督教、*教、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
5、世界石油宝库:(1)石油储量为丰富、产量和输出量多的地区。(2)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
岸地区。(3)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4)重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5)石油输出路线:①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大西洋-西欧、美国②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欧、美国③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澳大利亚(世界上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大洋洲的国家。)
1、拥有一个大陆:(1)范围: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2)位置: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在热带亚 热带;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西北面与亚洲相邻,南与南极大陆相望。
2、低平的地形:(1)以高原为主占60%;(2)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和缓的大陆,东西高,中部低;
(3)自西向东可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①西部高原(艾尔斯巨石――世界上的独块岩体),②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和艾尔湖)③东部山地(大分水岭)
3、古老的动物――动物特性(古老性和特有性):袋鼠、树袋熊、袋狸、鸭嘴兽、鸸鹋、考拉。
4、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1)经济地位:南半球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主要部门结构:①工矿业――“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铁、煤、铝土②农牧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多的国家,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小麦、羊毛输出国。
5、人口和城市:(1)人口分布特点:集中在东南部沿海(2)城市:堪培拉――首都;悉尼――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墨尔本――第二大城市。(3)通用语言是英语。
6、的河流是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自东北向西南流,注入印度洋。
7、世界上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北侧海中。
南亚
1、南亚次大陆: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
2、三大地形区:北部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4、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是: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5、农作物的分布:水稻――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和孟加拉国西部;小麦――西北部干旱少雨区;黄麻――恒河下游地区;棉花――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6、宗教与社会:(1)发源地:佛教(斯里兰卡、不丹)、印度教(印度、尼泊尔);(2)伊斯兰教: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3)泰姬陵――印度
7、人口与经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1)南亚人口多、经济发展快的国家:印度(2)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1、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地形有三大特征:一是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二是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三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世界上海拔低的大洲是欧洲。
4、亚洲的气候特征是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都有分布。
5、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奥伊米亚康是北半球的“寒极”,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乞拉朋齐是世界的“雨季”。
6、亚洲冬季风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主要是西北风和东北风。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是东南风和西南风。
7、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多的河流。
8、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9、世界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世界的湖泊是里海,世界海拔低的湖泊是死海。
10、欧洲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1、世界人口多的大洲是亚洲,世界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大洲是欧洲。欧洲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年人口比重大,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12、非洲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13、目前,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多的大洲。
14、非洲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非洲3/4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气候普遍暖热,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物产丰富,被誉为“富饶大陆”。
15、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的高原,号称“非洲屋脊”。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的山峰,该山的自然植被垂直分布。
4.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纬度位置:北极圈穿过的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在北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西岸,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北临北冰洋。
(3)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占欧洲的一半,大部分是发达国家。
2.欧洲西部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平原多分布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以莱茵河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半岛上,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有阿尔卑斯山脉。
3.欧洲西部的河流:河网较密,水量充沛,河流较短。多瑙河、莱茵河是主要的内河航线,多瑙河(欧洲的第二大河)自西向东注入黑海,是世界流经国家多的河流。莱茵河自南向北注入北海。
4.深受大西洋影响的气候:
(1)主要的气候类型: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2)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
①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温带,终年盛行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
②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大陆轮廓破碎,绝大部分地区距海不远。
③地形因素: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平原广阔,利于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长驱直入。
④洋流因素: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使西部沿海地区增温增湿。
5.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工业:欧洲西部工业发达,工业中心多,是世界上的工业密集地带。
(2)农业:欧洲西部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低,但生产水平高,多用机械化生产。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因为欧洲西部的地势低平,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草场广阔。发达的畜牧业让欧洲人以牛羊肉和乳产品为主要食物,人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
(3)服务业:欧洲西部的服务业体系完善,服务质量优,产值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5.七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提纲
1.中东的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的中东属于热带和亚 热带地区。
(2)海陆位置:中东包括西亚的大部分和非洲的埃及,地处亚洲、非洲、欧洲的三洲交界地带,连接了①地中海、②黑海、③里海、④阿拉伯海、⑤红海,沟通印度洋和大西洋,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
2.中东重要的海峡和运河:
(1)⑥土耳其海峡:亚欧两洲分界线。
(2)⑦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石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向外运输的重要通道。
(3)⑧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连接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缩短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航程,使中东地区成为东西方交通要道。
3.中东的地形和河流:
(1)中东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地形区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等。
(2)中东的主要河流有尼罗河(世界第一长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等。
4.中东的地位及石油分布: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大、生产和输出石油多的地区,其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输出地是西欧、美国、日本等。
5.匮乏的水资源:中东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旱,河流稀少,沙漠面积广大,水资源匮乏。主要的解决方法有海水淡化(沙特阿拉伯)、发展节水农业(以色列)等。
6.多元的文化:中东以白色人种的阿拉伯人为主,通用阿拉伯语,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中东是__、伊斯兰教和*教的发源地。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 督__太教(*人)的圣城。
7.中东问题的关键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巴勒斯坦地区。
8.中东大部分地区成为“世界长期热点地区”的原因主要有:
(1)位于东西方交通要道;(2)石油资源丰富;(3)水资源缺乏;(4)文化差异大,宗教信仰复杂,民族 矛盾激化;(5)争夺领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