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初三>导航 > 最新信息

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2021-12-17 16:58:00 来源:无忧考网

导语】学习不光要有不怕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还有有勤奋的努力,科学家爱迪生曾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寻找自己的天才之路,努力奋斗。以下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供大家查阅。



  

1.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文言字词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2.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常考文学常识

  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雨同我》等。

  4.高尔基,苏联作家。190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 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5.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

  6.契诃夫,俄 国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小说《变色龙》《第六病室》《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等。

  7.刘绍棠,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京门脸子》《运河的桨声》《蛾眉》等。

  8.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9.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鱼我所欲也》一文出自《孟子》,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10.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的一篇赠序。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勤苦学习。

  1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1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14.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民主革命烈士。代表作有《满江红》。

  15.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宋诗人。

  16.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其词以“真”取胜。

  

3.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1.《散步》作者莫怀戚。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作者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冰心。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6.《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现代作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原名魏鸿杰,主作品有:诗集《黎明风景》。通讯《谁是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和《春天漫笔》抒情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凯歌声里》,文艺随笔《路标》。长篇小说《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本课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

  7.《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就失聪失明。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还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如《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部分组成。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8.《我的早年生活》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多的人之一。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9.《王几何》作者马及时,笔名小非,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合集),歌词《茶山谣》,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等。本文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作者叙术了自己上初一时的第一节几何课,刻画了以为与众不同的几何老师:王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王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几何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这节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10.《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11.《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家。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12.《风雨》作者贾平凹,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细致描写了狂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柳条、羊、葡萄蔓、鱼儿和室内的老人孩子等的形态和不同表现。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13.《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水芳。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

  14.《古代诗歌四首》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微毫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第三联点明诗人旅行的时间。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5.《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宗璞。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哲学家冯友兰之女。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_”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 门》、《知音》等。

  16.《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后就能战胜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7.《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作者席慕容。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18.《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作品:《纪念》、《游动悬崖》

  19.《化石吟》、作者张丰。文章主旨: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20.《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燚这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语言,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4.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易用错的词语

  喷薄:

  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一般用于褒义的语境。

  使用时注意对象,不能形容血液、月亮、光线、粉末、气体等,要与“喷发”“喷溅”“喷 射”“喷吐”“喷涌”等词语区别。

  蜿蜒:

  形容蛇类爬行的样子,也可由此引申而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适用对象为山脉、河流、道路等。注意与“逶迤”的区别:“蜿蜒”侧重于曲折延展的状态,“逶迤”侧重于延续不绝。

  异想天开:

  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语境;有时也用作褒义,比喻超强的想象力。使用时注意分析具体语境,要和“奇思妙想”等词语区分开来。

  战战兢兢:

  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只能形容人的外在表现(动作),不能用于形容心理状态,要和“忐忑不安”“惊慌失措”等词语区别开来。

  两肋插刀:

  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

  形容重情义、讲义气。不能望文生义,误解为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或使对方利益受到损害。

  天伦之乐:

  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容易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指朋友、夫妻、同事、同学、师生、战友、陌生人群之间的感情。

  咬牙切齿:

  形容极端愤恨或仇视。

  强调“切齿痛恨”之情,切忌单纯地理解为字面意思,不能用于描写与牙齿动作有关的人物神情。

  

5.初三下册语文期中复习提纲

  易读错的字

  隧洞(suì)干瘪(biě)淤滩(yū)

  胚芽(pēi)绯红(fēi)熏黑(xūn)

  纤绳(qiàn)墓畔(pàn)舵手(duò)

  丛莽(mǎnɡ)旌旗(jīnɡ)旋即(xuán)

  血雨腥风(xīnɡ)飞窜(cuàn)

  胆怯(qiè)翡翠(fěi)掠起(lüè)

  号叫(háo)蜿蜒(wān)

  伤痕累累(lěi)荤菜(hūn)阔绰(chuò)

  附和(hè)羼水(chàn)门槛(kǎn)

  蘸(zhàn)舀(yǎo)绽出(zhàn)

  不屑(xiè)颓唐(tuí)间或(jiàn)

  契诃夫(qìhē)蔑(miè)

  乞丐(qǐgài)胚子(pēi)筛子(shāi)

  赔偿(péi)猪崽子(zǎi)睹(dǔ)

  呕(ǒu)跺(duò)绞(jiǎo)

  盘桓(huán)顷刻(qǐng)筵席(yán)

  官讳(huì)戏谑(xuè)荣膺(yīng)

  坍塌(tāntā)嘬(zuō)剜肉(wān)

  抡(lūn)烙(lào)烟囱(cōng)

  驾驭(yù)掂量(diān)

  呱呱坠地(gū)战战兢兢(jīng)

初三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顶部
无忧考网移动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7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