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合辑
当我们徜徉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领略过古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当我们跋涉在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里,体会过文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当我们从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山野川泽追寻答案,感受过古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探索精神……蓦然发现,这一切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一种特殊的基因,在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从灾难中奋起,这种基因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
百年回眸,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振奋着民族复兴的梦想车轮奋勇前行。爱国,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更是中华民族凝聚一体的精神动力。归宗炎黄、溯源华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救国救民、爱国爱乡,恋土归根、报效桑梓等,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传统要义。回首往昔,早在先秦时期的《战国策》就提出“爱国”一词,东汉荀悦的《汉纪》中已有“爱国如家”的说法,这种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不竭源泉。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是如此,郑成功、林则徐、邓世昌也是如此,他们都是耸立在中华文明的一座座丰碑。着眼当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就承担起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三座大山,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为振兴中华打下坚实基础,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展望未来,爱国精神更是激励国人一次次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正如钟南山院士一般,虽已年过八旬,但仍秉持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在疫情面前保持着义无返顾、勇往直前的赤子之心。可以说,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但爱国精神的本质却永不褪色,爱国精神总会给人们以智慧和力量,战胜千难万险。
40年探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荡神州,鼓舞着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开拓奋进。如果说,爱国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挫折的不二法宝;那么,改革创新精神,就是推动我国新时期解放思想、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推动历史进程的主旋律。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历程:第一次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第一次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工厂、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第一个上市公司、第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一个又一个“第一”,正意味着一次次奋勇突破、一次次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是深圳的根、深圳的魂。深圳特区被誉为共和国改革的“长子”,最独具魅力的品格就是改革创新。穿越40多年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在深圳奏响了华彩乐章:深圳GDP年均增长25.8%,从一个3万人口的边陲小镇快速崛起为一座承载人口超过1400万、产业发达、交通便利、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力绽放和光明前景的生动写照。毫无疑问,改革创新精神折射出时代进步的潮流,是时代发展的“晴雨表”。
积力所举无不胜,众志所为无不成。有了梦想,就有了前行的方向;有了精神,就插上了使梦想变成现实的飞翔的翅膀。中国精神在逐梦的征程中交融激荡,中国梦瑰丽的蓝图在中国精神的激励下,必将描绘得异彩纷呈。
【篇二】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参考范文合辑
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修养”和“正道”“正气”的重要性。疫情像一面镜子,折射出部分党员干部的修身不正,思想不定,行为不实。一方面导致自己精神缺钙,身子不正,另一方面也脱离了群众,违背了人民至上的原则,所以党员干部必须要行正致远,持于修身为政持正。
为人正派,做人才有英气,做事才会正气。不论是中华民族优秀政德传统,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都向来推崇大公无私、看重公道正派、主张清正廉洁。英雄无言,本色人生,“时代楷模”张富清用他跨越近一个世纪的坚持和守望书写了一生宁静淡泊,一世高风亮节。他说:“我这一辈子不管走到哪里,都牢牢地记在心上,是党培养我成为一名革命军人、共产党员,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人正派的他践行不给组织添麻烦,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拥有了这份纯粹之心的张富清,已然拥有了一份忘我的境界,忘却自我,一切以国家利益为先。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张富清与同志之间、单位之间、社会之间都保持着干干净净的革命本色。变换过那么多岗位,权力在手,但他终始保持一颗纯粹质朴的心,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涌现出无数优秀共产党人,襟怀坦荡、做人正直、做事正派,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崇高品质,团结广大人民群众,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底线。“些小吾衙州县官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品行端正,一心为民的党员干部,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进而施展才华,一展作为。“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诚哉斯言,每个人的人生之路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平地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激流。但无论如何高低曲直、环境多变,都要守住自律自省自重的底线。揆诸现实,举凡在为政用权上出问题的人,大多缺乏行“正”致远的意识和定力。比如对待入党,如果用“工具理性主义”态度来看待党员身份,动机不纯、作风不正,无视群众冷暖,不顾信念宗旨,早晚会在工作生活中跌跟头。又如对待升迁,若是总嫌自己进步慢、职务低,想着法子“弯道超车”,什么“红灯”“警戒线”都敢闯,结果必是“翻车”于人生中途。古人警示,“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只有“正”字当先,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会被种种陷阱迷惑,始终保持人生航船的正确方向。
一心为民,做人才有勇气,做事才有担当。行得正并不是一味地求“稳”,更不是要息事宁人。金银潭院长张定宇同志长期从事医疗一线工作,面对此次肺炎疫情,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冲锋在前,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夜以继日战斗在抗击疫病最前沿,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担当。他是一个战斗者,一个指挥者,也是一颗定心丸,为患者、为社会燃起希望之光。他的双腿萎缩,但他站立的地方,是最坚实的阵地。对共产党人而言,身正才能行稳,德高才能致远,因为行得端、走得正,所以行得稳、走得远。正所谓,“公生明、廉生威”。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风正气,廉洁自律才能塑良好形象。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做人正直、做事正派,是立身之本、处事之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方能不为虚名所累,不为利益所动,不断抵达理想人生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