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篇一】2020年山西公务员面试热点与解析
热点背景:
面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北京高校推出诸多“云求职”的创新之举:招聘会从线下移至线上、就业辅导从课堂延至手机屏幕,院长和老师们也纷纷走进直播间“硬核带岗”,校友们也点对点推荐岗位。
如今,越来越多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岗位。其中北京某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便在上月举行了首场“院长帮你找工作”线上人才推介会,当天,“海归”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姜教授亲自举贤荐才,5家企业负责人带岗赴约,借助视频连线,散布于五湖四海的毕业生云端应聘,推介会以“企业直播带岗”、“院长直推举贤”、“BOSS邀请你面试”、“学生自荐求offer”、“学院见证你签约”等环节为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的精准化帮助。现场有9位毕业生获得企业面试机会、1位毕业生经过现场“终面”成功签约。同时,300多名毕业生、低年级学生线上同步观看了人才推介会,对于学生而言,这不仅是职场面试观摩会,更是一场难得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
除此之外,由于疫情期间很多学生无法通过返京实习或面对面交流找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其中之一就是求助校友开展“云推荐”,学院老师在各年级毕业生的校友群、校友导师群都转发了邀请校友推荐就业岗位的信息。而众多校友也热心相助。据统计,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相继收到多家单位校友发来的招聘信息。很多学生也因此进入面试阶段,并终签约拿到录取通知书。
除了云推荐,很多学校也开展了线上的求职辅导。北京工业大学每天也会隔空投送就业“云辅导”。同学们的手机上,时常收到专为湖北学生推送的就业信息,微信群里有就业指导和答疑,求职状态和心理波动也有老师细心跟进。“决不能因为疫情,放弃找工作!”在老师们的帮助之下,帮助了很多毕业生圆梦,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毕业季也是成长季,回顾求职之旅,有过泪水,也有过欢愉;有过挫折,也有过惊喜。一名毕业生说:“幸运的是,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想尽各种办法帮助我们找工作,“只要不断修炼自身,积极进取,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圆梦。”
模拟示例:
对于学院院长直播“带岗”,学长校友推荐“上岗”以及校方在线“云辅导”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1.表明自己的观点。
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多企业都用裁员、降薪、缩招来减少运营成本,以求撑过经济低谷,而2020年的874万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这都让今年的毕业生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而在这场就业路上,学校学院纷纷相伴,这既是一场“强信心”的思想引领工作,也是一场“暖人心”的就业服务工作,值得推广。
2.分析该做法的积极之处。
(1)精准施策。参加推介会的企业是和学院专业完全对口且多年合作,并且有校友推荐的,值得信赖,便于有针对性地推介人才;
(2)科学指导。找工作期间的“云辅导”一方面可以掌握更多的招聘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面试技巧,调整求职状态;
(3)实时反馈。校方担任媒介,能够根据人才优势合理配比,同时企业和学生可以在多对多的平台上互动,及时反馈结果;
(4)效果综合。除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同时,线上“人才推介会”通过让低年级学生观摩学习,也是恰当的就业教育,为后期就业打好基础。
3.分析其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部分学校对于就业创业课程重视度不够,往往开始较晚,且课程类型单一;
(2)校方与往届毕业生以及应届生与毕业的学长学姐间缺乏沟通交流的平台。
4.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毕业季不仅考验的是学生,更考验学校。校方应努力把学校对毕业生的关心关爱传递给每一位毕业生,以实际行动进一步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支持力度,帮助每一个毕业生实现就业梦想。
(1)各学校应充分借鉴上述学校的优秀做法,通过直播“带岗”,学长校友推荐“上岗”及校方在线“云辅导”等举措为毕业生搭建就业的通道,确保毕业生能及时就业,充分就业;
(2)校方应将校友资源纳入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中,并搭建平台让应届生与学长学姐多加交流,进而让其称为校园招聘的良性补充;
(3)校方应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活动,线上与线下的连接,将职业规划、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应聘技巧辅导等贯穿其中,实现就业率的提升。
【篇二】2020年山西公务员面试热点与解析
热点背景:
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主要面向学校,重点针对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细化有关要求,加强专业指导。《指导纲要》要求中小学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周,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周。同时还特别强调劳动教育途径要注重课内外结合,在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的同时还要在课外校外活动中安排劳动实践,还对不同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提出了不同要求。
模拟示例:
对于《指导纲要》的出台,你怎么看?
参考解析:
1.概括话题,表明观点。
《指导纲要》的出台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其良好的劳动能力,从而给学生的综合素质补钙。《指导纲要》作为新时期大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需要在各个学校强化落实。
2.多角度分析。
(1)背景分析。由于受应试导向影响,劳动课在一些学校被边缘化,劳动教育徒有虚名。同时个别家长担心孩子参加劳动会耽误功课,不给孩子安排家务,导致个别学生不仅不会劳动还轻视劳动,这自然谈不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意义分析。
①有利于督促学校、老师和家长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②有利于引导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把劳动内化为生活习惯,同时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整体提高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3)问题分析。
①可能出现各个学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②如果对于政策的初衷和重要性存在认知偏差,则存在沦为形式主义的可能性。
3.提出解决对策。
(1)加强宣传。举办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让师生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培养学生劳动精神。
(2)加强督查。教育部门要对各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和开设效果等进行督查和指导,把劳动教育情况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3)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激励机制。将劳动教育教学成果纳入评奖范围,对优秀成果予以奖励,以此激发学校和老师关于劳动教育实践创新的积极性。